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1)体位:病人侧卧位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屈曲,双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协助使病人躯干呈弓形。
2)确定穿刺点:双侧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可上移或下移一个腰椎间隙。
4)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或略向头侧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针体偏向臀部,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则为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此时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可见脑脊液流出。
5)测量脑脊液压力: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0,或40~50滴/分钟。Queckenstedt试验:是了解蛛网膜下隙是否阻塞的一个试验。方法是在初次测压后,助手先一侧颈静脉约10秒,再另一侧,最后双侧同时按压。正常时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后10~20秒,迅速降至原来水平,此为梗阻试验阴性。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去除压力后压力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颅内压增高者禁做此试验。
1)严格掌握禁忌证:疑有颅内压增高且眼底有视盘明显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时,禁忌穿刺。
以上就是医家园小编整理的《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习题:腰椎穿刺术》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帮助。收藏本文请按Ctrl+D键,以便随时查阅。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医家园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频道。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