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同时,以企业法务人才培养为中心,构建体现有学科特点、学科融合和地方特色的企业法务课程群,积极开设《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劳动关系学》等涉企经济管理类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还积极引导学生选修包括《温州经济概论》《民营企业成长与管理案例研究》《温州金融改革》《民营经济概论》等具有区域性的特色课程。
此外,为满足企业法务实践教学需要,学院大力强化兼职企业法务教师队伍建设,并充分发挥企业法务专家的作用,不仅积极开展与温州市各级各类法律实务部门合作,建立起数量可观、学历较高、实战能力出众的法律实务专家库,而且以制度化、常态化的方式,引导实务专家参与培养方案完善、教学改革论证、实践课程讲授及企业法务专题讲座,以提升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方法和技巧等基本技能和素质。
如今,法学专业企业法务类教材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也形成了三支研究力量雄厚、研究领域互补性强、在省内外具有明显优势的教学团队,团队不少成员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人才称号。
另一方面,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被激发,法学专业在校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部分毕业生还积极开办企业,创新创业。
温州是我国市场经济发端地,是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民政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首个海域综合管理创新试点城市。
温大法学院牢牢把握温州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校地合作。一方面,学院与市级机关、温州市总商会、温州市律师协会及一批地方知名企业,共建了40多家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并与温州市律师协会筹建浙南律师学院,开设法律实务讲坛与法律实务课程,建立“双导师制”,打造“温州法治大讲堂”“罗山司法实务讲坛”“罗山地方立法论坛”等校地合作品牌。
另一方面,法学专业创新实践基地教学模式,与温州市有关部门合作设立全国首个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瓯海区劳动仲裁庭高教园区派出庭,充分引导学生以书记员、仲裁员助理以及旁听等多种形式参与仲裁,形成了学生参与劳动仲裁、仲裁庭案例转化进入课堂的互动机制。
此外,法学院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和“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法治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单位。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合作设立地方立法研究院,与温州市总工会、瓯海区总工会建立职工服务中心和工会调解中心,与温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等,与瓯海区合作建立调解中心,推进诉前调解。法院将案件搬进学校模拟法庭开庭审理渐成常态。学生能够通过在学院设立的上述实践平台,直接参与案件的调解、仲裁、诉讼活动,实践能力得到极大锻炼。2/32新闻搜索相关新闻
华正新材:关于延长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及(2020-03-11 22:40:25)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