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理论和算命的方法中超科学的成分是什么认识方式?
经过个体的不断对比,人类会发现有些事物类似。为了记忆、学习、传授简单,人类按照这些事物的共有特征归类,于是有了分类学。分类学(按照共性归类)一下子简化了认识的程序,为人类更好的选择自己需要的事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但是,经过更细心的对比,发现这些事物中的共性也有差别,于是再进行共性对比,选择更加有效的共性,更好的共性,以便更好的指导人类选择自己的需要(选择时的标准就是共性)。由于共性具有简单有效的特征,人类会因为受益而开始有目的的寻找这类性质,于是有人说出了追求真理。虽然实际上就是追求更好的共性。自然而然,追求真理的方法就是对比。当然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办法,可能上帝知道。
没有对比,没有西方的实验;没有对比,没有西方的科学;没有不断的对比,没有西方科学的不断发展,没有对比,没有通往真理的道路。
离开比对,人类不会认识事物,更不会有任何新的认识。说什么是什么,什么不是什么,都是比对的结果,没有比对,随意乱说,是混淆认识的诡辩。
数学的本质是语言的转换,本质上并不产生新的东西,只是转换后更容易把握。这句话只是一个假说,欢迎批判。
只有比对存在的具体事物才可能有新的认识,不断的比对不断的接近真相。比对不存在的事物,不可能有新的认识,比如比较鬼与神,大家都没有见过,无法具体比对,因此无法认识。科学一定是对存在的事物和规律比对的结果。中医的阴阳五行和周易的八卦没有具体指代任何事物,又可以指代任何事物,本质上是一种循环论,或者诡辩论。因为什么都可以指代,但是又什么都不指代,导致无法比对,导致没有具体事物的比对,导致不能具体问题具体比对,最终陷入诡辩的泥潭。这就是中医理论的本质。如果说,中医中真正有效的药物,那不可能是中医理论指导的结果,定有其他的解释,本质上离不开比对。世界是人的世界,人的进步决定于人的思维方式,人群的进步决定于人群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我们下一步怎么办呢?我们是不是知道什么是科学,怎么做科学了?
感悟9
科学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是解决哲学问题,即超前的思想问题,从历史看,人类对事物的哲学认识远远超前于科学的认识,今天,表面上科学已经在日新月异的爆炸性进展,但是与具有无限想象和严谨的逻辑思辩结合的哲学对世界的无极认识来说还相差很远,医学人员的哲学素养普遍并不怎么高明,大部分还是原始的(非专业)哲学加上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况且,很多人其实对辩证唯物主义只是肤浅得了解(这种认识还不如不认识,因为这样的认识最容易导致不可知论和教条主义,即胡乱运用),这样得哲学思想水准可能是当前很多研究人员的科研不能进步的根源。国内很多实验并没有首先进行专业水准的思想思辩和逻辑深思就盲目开始,这种将收获建立在肤浅思想认识和幸运机会来历的基础上,不可避免导致悲剧结果。虽然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科学历史上有幸运机会的存在,但是整个科学史并不支持这种论调,并且人类的不断进步不可能总建立在机会主义的基础上。因此实验前进行思想锤炼非常重要。
3/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