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期
CML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慢性期和急变期,两期之间可能有一个移行阶段,称为加速期(accelerated phase)。
一、慢性期
此期病情稳定,平均为3年,也有个别可长达10-20年。近几年来由于采取有效的治疗,可使急变期再回到慢性期,获得第二次稳定期。
二、加速期
是指患者在慢性期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进展的各种征象,但尚未达到急性的标准。此期表现有:血及骨髓原始细胞>5%而<20%;骨髓胶原纤维增加;无其他原因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增高(>1000×109/L);出现新的核型异常,体外GMCFU生长异常以及白细胞摄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增加等均可作为判断加速期的指标。
三、急变期
骨髓或外周血原始细胞≥20%;或原始加早幼粒细胞,外周血达30%,骨髓达50%;或出现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急变的细胞形态,急粒变占60%;急淋变占20%;未分化占15%;其余可为红系,巨核或混合性变。一旦发生急变,获第2次完全缓解<30%,中数生存期2-6月。
诊断及鉴别诊断
典型病例依据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特点可作出正确诊断,但有时尚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类白血病反应
类白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反应性白细胞增高,与慢粒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外周血有幼稚细胞,也可出现脾肿大。但类白的骨髓增生程度比较轻。一般以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为主,伴有硷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增高。无Ph'染色体,可随原发病治愈而自行缓解。
二、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
CML为骨髓增生性疾病之一。该组病的共同特征是均有细胞增生且可相互转化。但各自均有其特点,骨髓纤维化常有泪滴样红细胞,骨髓穿刺往往发生“干抽”,骨髓活检可见纤维化病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红细胞增生为主,粒红比例下降,幼红细胞出现巨幼变以及多血症之临床表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慢粒,虽然两病均有巨核细胞的明显增生,但前者常有成堆血小板围绕在巨核细胞周围且粒红比例均较正常可资鉴别。
三、其他脾肿大性疾病
如黑热病、晚期肝硬化均可有脾大,临床常与慢粒相混淆。但血象及骨髓象可资鉴别。
治疗
一、化疗
(一)单药化疗 常用药物马利兰4-8mg/日,当白细胞降到<20×109/L时停药或用2mg/1~2日维持。该药使用方便,控制疾病较持久,中数生存期30-40月,但作用缓慢,付作用有骨髓抑制、肺和骨髓纤维化、皮肤色素沉着等。羟基脲2-3克/日,白细胞降至10-15×109/L停药或以0.5-1.0/日维持。其与马利兰相比,作用较快,但缓解时间短,中数生存期与马利兰相似,但无马利兰之付作用。其他药物见表5-3-9,但中数生存期不如前二药,单药治疗虽可达到完全缓解,但Ph'阳性细胞不能完全抑制。
表5-3-9 治疗CML之药物
(二)联合化疗 强烈联合化疗可使CML中数生存明显延长,使P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甚至可完全抑制。但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引起感染和出血。适合于中、高危病例。化疗方案见表5-3-10。
表5-3-10 联合化疗方案
二、骨髓移植
同种异体骨髓移植(BMT)是目前认为能治愈慢性粒的方法。对有供者的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下,不管其病期如何均应选择BMT,以诊断后1年内的慢性期CML移植疗效最佳。自身骨髓移植和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亦能明显延长生存期,如在移植后并用α-干扰素,尚有治愈的希望。
9/10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