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其他医学科目 > 放射诊断学

第四节 胃肠道常见疾病-放射诊断学

时间:2009-07-13  来源:Med999网  作者:admin

  胃癌的早期诊断对手术的疗效十分重要。纤维胃镜和胃细胞学检查提供了诊断早期胃癌的途径,但X线检查在胃癌的诊断中仍起重要作用,胃双重造影对诊断胃早期癌有很大价值。胃肠钡餐造影仍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

  1.早期胃癌病理和X线表现 病灶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不论其范围和大小。常分为三型:

  (1)隆起型(Ⅰ型):癌肿向腔内生长,突出的高度常在5mm以上范围,大小不一,边界比较清楚。形态可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基底宽。癌肿表面毛糙不平。在适量钡餐充盈下加压,所显示固定的小充盈缺损,即为隆起的肿瘤。其边界清楚,形状可稍不规则。双重造影则显示在气体的衬托下,薄层钡剂将隆起的肿瘤勾画出类圆形的小肿块致密影。

  (2)表浅型(Ⅱ):癌肿主要沿粘膜和粘膜下层浸润,分界不清,形状不规则,肿瘤生长呈平坦状,但也可呈轻度的隆起与轻度凹陷,其高度与深度均不超过5mm。故又分两个亚型,即(Ⅱa)与(Ⅱc)。此型X线诊断困难,在良好的双对比照片与加压片上,显示肿瘤处粘膜纹平坦消失,局部胃小沟胃小区亦破坏消失呈现不均匀的颗粒状改变。有时胃轮廓可有轻度的僵直。

  (3)凹陷型(Ⅲ型):癌肿表面坏死脱落,形成明显凹陷,深度大于5mm,边界清楚但不甚规则,形态大小不一。充盈切线位片可显示突出腔外之龛影,此段胃壁较僵硬。加压片与双重造影上则显示凹陷区有钡斑影,较浅淡,形态不规则,邻近的粘膜纹常呈杵状中断,有时还伴有小结节状隆起。

  2.中晚期胃癌病理和X线表现胃癌生长于粘膜,侵及粘膜下层或肌层、浆膜层,还可侵及邻近结构以至远处转移。一般认为中晚期的界限在于有无邻近脏器的被侵以及有无远处转移,若无为中期;若有则为晚期。其病理与X线表现如下:

  (1)髓样癌(蕈伞型癌):癌肿向腔内生长呈息肉状或菜花状,其表面常有溃疡。X线表现为充盈缺损,边缘多不规则,癌区可有不规则龛影,粘膜皱襞及蠕动消失。如癌肿较大,触诊可扪及肿块,并与充盈缺损相符(图5-29)。贲门癌立位检查时,因胃泡气体的对比,可显示出癌肿的块状影。

图5-29

(一)髓样癌,图示胃窦大弯
不规则充盈缺损
(二)局限型硬化癌,胃幽门
前区漏斗状狭窄小弯
(三)溃疡癌,图示胃窦腔
内不规则龛影及半月征

  (2)硬化癌(浸润型癌):癌组织主要在壁层内浸润生长,使胃壁增厚变硬,没有明显向腔内突出的肿。硬化癌可分为局限型及弥漫型两种。局限性硬癌多见于胃窦或幽门前区。X线表现为窦腔狭窄僵硬,呈漏斗状、管状或环形狭窄,粘膜皱襞及蠕动消失。漫型硬癌使整个胃壁僵硬,无蠕动波,如皮革囊状。胃癌侵及幽门时可引起幽门梗阻,排空延缓,或使幽门关闭不全,排空加速。

  (3)溃疡癌(恶性溃疡):癌肿以溃疡为订表现。癌组织向腔内呈盘状突起,中心因死凹陷形成溃疡,周围因癌组织浸润增生而隆起,称为环提,X线表现龛影多半较大而浅,或不规则,位于胃腔轮廓线以内,周围有透光区即环提征或称半月征,粘膜皱襞中断消失。

  (四)胃癌的鉴别诊断

  1.胃良性疡与恶性溃疡的X线鉴别诊断,主要应从龛影的形状,龛影口部的状态及周围的粘膜皱襞情况,邻近胃壁的柔软度和蠕动改变等具体分析,才能得到较正确的诊断。见表5-1。

表5-1 胃良性溃疡和恶性溃疡的X线鉴别要点

X 线所见 恶 性 溃 疡 良 性 溃 疡
龛影形态 扁平状或半月形,边缘不规则 乳头状(侧影)或圆形,卵圆形(正面影)边缘多光滑
龛影位置 位于胃腔轮廓线以内 突出于胃腔轮廓线之外
龛影周围 透光带较宽,称环堤征,半月征 因周围水肿透光带较规则,称月晕征
龛影大小 多大于2.5cm,但早期时小 一般小于2.5cm,但也有大型溃疡
粘膜皱襞 中断消失 常有牵引集中,呈星芒状
局部蠕动 明显消失 跳跃而过,消失不明显

  2.胃窦癌与胃窦炎的鉴别诊断,其重点应观察粘膜皱襞是否完整,胃壁的柔软度及扩张情况。因为胃窦炎或胃窦溃疡均可引起胃窦痉挛狭窄和变形,常不易与胃窦癌鉴别。现就主要X线鉴别要点列表如下。见表5-2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第三节 颅脑CT诊断-放射诊断学
  • 第二节 X线诊断原则-放射诊断学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X线检查的基本
  • 第四节 胃肠道常见疾病-放射诊断学
  • 第五节 肺部常见病-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四节 骨与关节外伤-放射诊断学
  • 第五节 急腹症-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放射诊断学
  • 第二章 骨及关节系统X线诊断--第一节
  • 第五节 常见疾病X线诊断-放射诊断学
  • 最新文章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X线检查的基本
  • 第二节 X线诊断原则-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放射诊断学
  • 第四节 X线防护-放射诊断学
  • 第二章 骨及关节系统X线诊断--第一节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四节 骨与关节外伤-放射诊断学
  • 第五节 常见疾病X线诊断-放射诊断学
  • 第六节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放射诊断
  • 第七节 颅脑常见病-放射诊断学
  • 第八节 副鼻窦炎及乳突炎-放射诊断学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