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表现:不透光性异物在正面像时为一圆形致密影:侧位像时为条状影(图5-19).因食管是前后扁平的管腔,故而异物的正面投影与人体冠壮面恒为一致。如果异物正面投影与矢状面一致则多在气管内。透光性异物在食管钡餐时,见钡流偏向一侧或绕异物分流而下,有时可呈完全性梗阻。钡餐棉球对较小的异物有利,可观察钡棉搁置和钩在异物上的特征,多次吞咽或稍待片刻,钡棉恒久停留处,即示异物之所在。宜注意,有时粘膜擦伤后,亦可有少量钡剂残留,但吞水冲洗后钡剂迅速消失。
图5-19 食管入口处异物
二、胃、十二指肠疾病
(一)胃炎(Gastritis)
胃炎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胃壁(主要为粘膜层)炎症。其诊断主要依据X线检查、胃镜检查和胃活体组织检查。临床征状可轻可重,无典型症状之表现。根据胃炎主要侵及的部位和范围,起病的缓急以及病理的改变,其分类如下:
1.弥漫性胃炎 又有急性胃炎与慢性胃炎之分。
急性胃炎:在临床上具有典型的急性上消化道炎症表现,一般不宜进行X线检查。即使检查也很少有特殊征象改变。
慢性胃炎:系成人消化道常见疾患之一。诊断的主要依据为胃镜和胃体组织检查。X线表现有典型改变时也能诊断。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胃粘膜水肿、充血或伴渗出物、糜烂及出血。再进一步发展则粘膜皱襞增粗纡曲。如上皮增生严重、则有如息肉状凸出。如同时伴有胃腺体萎缩以至消失是为萎缩性胃炎;如伴腺体增生肥大,则为肥大性胃炎。上述炎性改变仅限于粘膜表层者是为浅表性胃炎。
X线表现:浅表性胃炎X线检查常无阳性发现。糜烂改变时,如作双重造影,可显示靶征。在粘膜层增厚时,则示胃粘膜纹增粗,皱襞间距加宽,排列不规则。重者,粘膜皱襞呈息肉状改变,但形态不固定,扪之甚软,胃壁柔软。不致误为肿瘤。在胃腺体萎缩,腺外组织炎性浸润消退,粘膜皱襞变薄时,则示胃粘膜皱襞变细,胃大弯缘皱襞可消失,甚至管腔可变小。
2.胃窦胃炎
炎症局限于胃窦。病理改变多数只局限于粘膜层,但也可蔓延至肌层和浆膜层。粘膜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而致粘膜层增厚,亦可伴粘膜糜烂。粘膜下层、肌层受累后亦增厚,尤以环肌层最显著,以致幽门前区狭窄。
X线表现:胃窦部粘膜纹增粗、增多,有时可呈息肉状透光影。由于粘膜纹排列不规则,纵横交错,故胃壁形成锯齿状改变。胃腔变小(狭窄)可由于胃窦部痉挛或环肌增厚所致。前者可看到胃窦部收缩与舒张均不完全,后者是收缩至极细,但不能舒张,但其狭窄段可见完整的粘膜纹(图5-20)。
图5-20 胃窦胃炎,示胃窦变小,小弯缘呈锯齿状,胃窦粘膜增粗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The ulcer of stomach and duodenum)
是消化道常见的慢性病,好发于20-50岁。胃溃疡发病率较十二指肠溃疡少,两者之比约为1:5·6。临床表现主要是上腹部疼痛。具有周期性、节律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还有恶心呕吐、返酸、嗳气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胃肠穿孔、大出血、幽门梗阻及恶性变。病理改变主要是粘膜溃烂,可侵及粘膜下层,亦可深达肌层。如深达浆膜层时,称穿透性溃疡。已穿破浆膜,则为穿孔。急性穿孔并发气腹与腹膜炎;慢性穿孔则在近穿孔处浆膜有纤维素性炎症,与附近的脏器以及网膜粘连。慢性溃疡周围因纤维组织增生而具坚硬性,为胼胝性溃疡。深层溃疡愈合后,多留有疤痕,使胃、十二指肠变形。溃疡大小不等。胃溃疡直径约5-20mm、深径5-10mm。溃疡口部四周呈炎变,粘膜水肿明显。溃疡多为单发,少数多发,如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同时发生则称复合性溃疡。胃溃疡好发于小弯,十二指肠溃疡常发生于球部。钡餐检查可明确溃疡部位、大小、并发症以及其发展治愈过程。
X线表现:
(1)龛影(Niche):钡剂充填于溃疡内所显示的钡斑影称为龛影。溃疡的直接征像是龛影。正位观时,龛影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一般光滑整齐。如钡剂过多,则被掩盖看不见,适当加压分开钡剂时,仍有钡斑影继续存在,即正位观的龛影。侧位观即切面观时,龛影可呈底宽颈窄的乳头状,或底窄口宽的圆锥状,由胃腔向外凸出。常因周边肿胀及粘膜下层肌肉收缩。显得龛影较深,向腔外凸出更明显。溃疡口部与胃腔连接处因肿胀狭窄时,形成窄颈征(图5-21)。胃溃疡在小弯附近,多显示为侧位观的龛影。胃溃疡龛影大小一般为1cm左右,大于2.5cm或4cm者称为大型或巨大溃疡。十二指肠龛影大小多为0.3cm左右,多位于球部后壁或前壁,加压点片显示正位观龛影呈斑点状,因周围肿胀,常有环形透光区。龛影的侧位像以左前斜位较满意,是为腔外的钡影突出,气钡双重造影使钡斑衬托更清楚(图5-22)。
图5-21 胃小弯溃疡,乳头状龛影,窄颈征
图5-2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侧位像 2.正位像
(2)龛影附近改变:①粘膜水肿:溃疡周围由于炎症肿胀,正位观龛影周围常出现环形透光区称为月晕征(图5-23),其外缘逐渐消失在正常影像内,可随加压而略有变化。侧位观视疡口部的肿胀程度不同,可出现前述的窄颈征。如颈部有宽约0.5cm、边界光滑的密度减低区,状如颈部戴有项圈,称为项圈征(图5-24)。如宽约1-2mm透光线则为粘膜线
3/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