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基础医学 > 病理生理学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时间:2010-04-23  来源:医家园  作者:病理生理学

  (三)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从肾盏到尿道口任何部位的尿路梗阻,都有可能引起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膀胱以上的梗阻,多由结石引起。然而由于肾脏的代偿储备功能强大,因此只有当结石使两侧尿路同时梗阻或一侧肾已丧失功能而另一侧尿路又被阻塞时才会引起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膀胱及尿道的梗阻可由膀胱功能障碍(如脊髓痨、糖尿病假性脊髓痨等引起的慢性尿潴留)或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引起。

  在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并无肾实质的器质性损害。及时解除梗阻。可使肾脏泌尿功能迅速恢复。因此对这类病人,应及早明确诊断,并给予适当的处理。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目前是指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在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时,除临床观察、尸体解剖或活体组织检查外,还常采用各种方法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以供分析研究。例如可给动物注射升汞、硝酸氧铀(uranyl nitrate)、铅化合物等造成中毒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者用缩窄肾动脉,肾动脉内持续注入去甲肾上腺素、造成失血性休克等方法以引起缺血性肾功能衰竭,也可以肌肉内注入甘油造成肌红蛋白症并从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在上述动物模型中,由于引起肾脏损害的因素较为复杂,故任何一种实验模型都不能全面说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而只能从某一个方面提示有关因素的作用。因此应当指出,下文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是从不同动物实验模型中所得结果的综述,而这些实验资料也未必能充分阐明临床所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一)原尿回漏入间质

  应用显微穿刺法将14C-菊粉直接注入因缺血或肾动脉内注射硝酸氧铀而受损的大鼠一侧肾脏的肾小管腔后,可在对侧肾脏生成的尿液内发现有大量放射性菊粉排出。这证实受损肾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较高的通透性,因而菊粉得以通过回漏而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被对侧肾脏排出。所以有人认为,持续性肾缺血或肾毒物引起肾小管上皮坏死并进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小管管腔内原尿向肾间质的回漏,一方面可直接使尿量减少,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形成肾间质水肿而压迫肾小管和阻碍原尿通过,其结果是肾小球囊内压增高,GFR进一步减少。但最近有人在缺血性及中毒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中发现,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坏死以前已有尿生成减少。临床上给某些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施行肾包囊切除术以减轻肾间质水肿,也并不能改善肾脏泌尿功能。因此现在认为,肾小管坏死引起的原尿回漏,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的原发机制,但能使少尿加重。

  (二)肾小管阻塞

  异型输血、挤压伤等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在病理组织切片中可发现有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碎片、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等所形成的管型阻塞肾小管。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实验中,也有人看到肾小管内有各种管型存在。因此,肾小管阻塞可能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少尿的发病机制之一。肾小管阻塞后,可提高肾小管阻塞上段的管腔内压,从而使肾小球囊内压增高,GFR减少。但是在肾缺血及肾毒物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中,用显微穿剌术测定梗阻近侧的肾小管内压时,大部分实验资料表明管内压并不升高,甚至反而降低。有人认为这是通过管-球反馈调节机制(tubuloglo-merular feedback mechanism)使肾小球动脉收缩,GFR减少所致。因此很难肯定肾小管阻塞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少尿的原发机制。实验还证明,当GFR恢复正常,原尿形成充足时,管型即可被冲走而不易形成肾小管阻塞。这更说明肾小管被管型阻塞是GFR减少的结果。但是在已有肾小管阻塞之后,则会促进肾功能衰竭的恶化。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内
  •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医
  • 第二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 第四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病理生理学的指导思
  • 第三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 第二节 病因学概论
  • 第二节 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 第二章 疾病概论--第一节 疾病的概念
  • [附]:高血压
  •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 最新文章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内
  •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医
  • 第二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病理生理学的指导思
  • 第四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 第二章 疾病概论--第一节 疾病的概念
  • 第二节 病因学概论
  • 第三节 发病学概论
  • 第四节 疾病时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
  • 第五节 疾病的转归
  • 第三章 缺氧--第一节 缺氧的概念
  • 第二节 缺氧的原因和类型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