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数目:可数或不可数,数目少应直接记数。
(5)大小:用cm或mm表示,也可用实物比喻。
(6)色泽:除区别颜色外,应注意表面光泽。
(7)皮损边缘和界限:清楚、不清、整齐、不整齐。
(8)表面情况:干燥、湿润、平坦、光滑、粗糙、隆起、菜花状等。
(9)分布:全身性、局部性、单侧性、对称性,是否沿神经、血管和淋巴管走行分布等。
(10)排列:线状、带状、环状或弧状,散在或融合,孤立、群集或不规则。
(11)基底情况:狭窄或宽阔,有无蒂及浸润等。
(12)有无感觉障碍,必要时进行痛、触和温觉检查。
中医科病历
1.一般项目
同西医住院病历,另加发病节气。
2.主诉
描写病人自觉主要痛苦(症状)和发生时间。
3.现病史
详述疾病发生的时间、季节、地点、原因、演变经过,主症的性质、程度及有关兼证,疹治过程和效果反应。
4.既往史
简述过去曾患过何主要疾病,时间和治疗情况,反映与本病有关的一些资料。
5.其他史
包括个人史、家族史。如系妇女,要记述月经、生育史小儿要记述喂养、生长史。
6.四诊检查
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叙述四诊所得的客观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1)望诊:神色、体态、舌(质、苔色、湿润度、形状),其他异常现象(如口腔、耳、鼻、眼、爪甲、斑疹、白等),有关分泌物、排泄物的颜色、性质、数量,儿科三关指纹等。
(2)闻诊:声音(语音、气息及有关异常情况,如咳声、痰鸣声、呕呃声等),气味(包括分泌物、排泌物的气味)。
(3)问诊:现在主要症状及其他兼症。
(4)切诊:切脉(三部九候),按腹部及有关头颈、胸部、四肢、脊柱、关节等。
7.辨证分析
(1)辨清病因、病机、病位。
(2)分析和确定中医病名、证型,提出类证鉴别的依据。
(3)估计病情的发展、预后。
8.体检摘要
T、P、R、BP,阳性体征及有关的阴性体征。
9.理化检查
列出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意义的检查结果及时间。
10.初步诊断
写在右下方。先中后西,双重诊断(确无对应西医诊断例外)。中医:病名,证候类型和分期,并病者可填一个以上的诊断[例如:①肺痨(阴虚型);②肺痈(溃脓期)]。西医:按主要疾病、伴发疾病顺序填写[例如:①肺结核;②肺脓疡]。
11.签名
必须按级审查负责,签署全名于右下方。
康复医学科病历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到目前为止,其病历的书写尚未形成独立的、统一的格式,故一般采用临床医学病历的模式书写,但由于康复医学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因此其病历的书写,就要充分反映出康复医学的特点。
1.基本要求
同一般病历。
2.主 诉
写明患者就诊时最突出的症状、功能障碍及其出现时间。
应围绕主诉。叙述致残的原因、经过、演变、治疗过程及当前症状。包括:
(1)身体伤病发生的部位及造成功能障碍的部位、时间。
(2)功能障碍的内容、性质及程度。
(3)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的影响。
(4)以往诊治的情况,是否接受过康复医疗。
4.过去史
重点记录与现在病情发展有关的病史,并注意病人对以往疾病压力的反应。
5.系统回顾
为了减少残疾和恢复功能训练和需要,要对病人残存的能力进行估价,特别要对以下四个系统进行评定: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
6.个人史
注意患者饮食习惯、生活嗜好、学历、特长、专业、工作经历、职业、收入、地位、人事关系及工作单位的规模。
7.家族史
应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健康情况、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患者本人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8.心理社会史
目的是收集有关病人环境的信息来确定社会对疾病的影响。由于病残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因此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为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奠定基础。另外,还应了解职患者家庭的住房结构、卫生设施、周围环境、交通状况、邻里关系及附近医疗和福利设施等情况。
9.体格检查
(1)应包括临床体格检查中的全部内容。
(2)神经系统致残性疾病中,神经、肌肉骨骼系统是检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包括对患者和步态分析、肌力测定和关节活动度测定等。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测定是康复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可能准确,以作为功能状态评价的依据。
(4)专科所见,应重点说明患者功能障碍的部位以及与密切相关部位的功能状态。
10.诊断部分
应反映出病因、病理、病变部位及功能评价。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