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口腔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 一、开髓术(离体恒磨牙) 项目 项目细化 (1)器械选择:高速涡轮机、低速手机、裂钻、球钻、探针、15#细根管锉 等。 (2)握持方式:左手将离体牙固定握持,操作中咬合面始终
口腔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 一、开髓术(离体恒磨牙) 项目 项目细化 (1)器械选择:高速涡轮机、低速手机、裂钻、球钻、探针、15#细根管锉 等。 (2)握持方式:左手将离体牙固定握持,操作中咬合面始终朝向上方,不 能随意翻转(1 分) ,持笔试(0.5 分) ,以无名指为支点(0.5 分) 。 操作 (3)操作动作及程序: 过程 ①设计入口洞型 ②于咬合面中央窝进入,逐渐扩大、加深开髓窝洞,制成一近髓深洞。 ③于髓角处穿髓,揭髓室顶。 ④修整髓室侧壁和根管口(如:去除牙本质领) ⑤探查根管。 (1)开口位置、洞形及牙体组织量: 下磨牙:咬合面中央偏颊侧的椭圆形或类长方形。 上磨牙:咬合面中央窝圆三角形或斜梯形。 ①位置正确,洞形标准,洞缘线圆缓,未额外损伤正常牙体组织。 (4 分) ②位置正确,洞形欠佳,开髓洞口较大或较小,对正常牙体组织有所损伤。 (2 分) ③位置不正确,洞形差,对正常牙体组织损伤大剩余牙体组织过少。 (0 分) (2)髓室顶去净: ①探针小弯端不能钩住髓室顶边缘(4 分) 开髓 结果 ②探针小弯端可钩住少数部分髓室顶边缘(2 分) ③探针小弯端可钩住各个部位髓室顶边缘(0 分) (3)髓室便宜形和髓室底完整: ①髓室侧壁直,与根管口和根管冠段直线相连;髓室底完整。 (4 分) ②髓室侧壁不直,存有牙本质领或磨除较多;髓室底磨损。 (2 分) (4)定位根管口: ①所有根管口暴露清晰,持根管器械(如 15#根管锉)自开髓口可直线 分) ②所有根管口暴露尚清楚,但不能自开髓口顺畅探入根管(2 分) ③遗漏根管口,不能直线 分) ④根管口均未暴露(0 分) (5)注意:如有髓室侧壁/髓室底穿通,开髓结果记 0 分。 -3分 4分 4分 4分 2.5 分 分值 0.5 分 2分 1 二、磨牙复面洞制备术(离体恒磨牙) 项目 项目细化 (1)器械选择:高速涡轮机、低速手机、裂钻、倒锥钻和小号圆钻等。 (2)握持方式:左手将离体牙固定握持,操作中咬合面始终朝向上方,不 能随意翻转(1 分) ,持笔式(0.5 分) ,以无名指或中指为支点(0.5 分) 。 (3)操作程序: 操作 ①由边缘嵴入钻,先预备邻面洞,向牙颈部加深的同时颊舌向扩展; (1 分) 过程 ②由邻面向咬合面中央扩展,形成鸠尾; (0.5 分) ③修整洞底和窝洞各壁,检查点线)操作动作: ①点磨,钻针方向始终与牙长轴平行; (1 分) ②喷水冷却,直接进入欲达深度。 (0.5 分) (1)窝洞设计 ①箱型(0.5 分) ②邻面洞略呈梯形(缘小,龈阶大,颊舌壁略外敞) ; (1 分) ③咬合面扩展成鸠尾形,包括点隙窝沟; (0.5 分) ④窝洞大小合适,剩余牙体组织具有足够抗力,无薄壁弱尖。 (1 分) (2)各壁位置: ①邻面部分:龈阶位于釉牙骨质界上至少 1mm (1 分) 。 龈界深:釉牙本质界内 0.5-1.0mm(1 分) 。 洞宽:颊舌洞缘位于外展隙轴角内(1 分) 。 备洞 ②咬合面部分: 结果 鸠尾: 峡部:位于颊舌尖之间,轴髓线 分) ,小于边缘嵴处的洞宽(0.5 分) 。 膨大部:位于中央窝(0.5 分) ,颊舌侧对称膨出(1 分) ,小于边缘嵴处的 洞宽(0.5 分) ,大于峡部宽度,两者比例为 3:2 或 2:1(1 分) ,咬合面洞 深位于釉牙本质界下 1mm(0.5 分) 。 (3)洞缘线 分) 点线)注意:如有穿髓孔,备洞结果记 0 分 -3分 5分 3分 3分 1.5 分 2分 分值 0.5 分 2分 2 三、口内缝合术 考官将橡皮片套入口内模拟缝合器内,用 11#手术刀在橡皮片上行 2cm 的直线切口。 项目 项目细化 体位 准备 术者站立位,一手持慑子,另一手持持针器。 用镊子夹住一侧皮片的中份拉起(2 分) , 进针 在距离切口处 2-3 mm 处垂直进针(2 分) , 旋转过针(2 分) , 再行另一侧皮片拉起进针,旋转过针(1 分) 拉线 打结 用左手持针,缓慢拉线 分) 。 再手握持针器,用左手食指推进结头,控制好缝线的松紧度,再用持针器反 5 分 向打结。 (2.5 分) 5分 2分 7分 分值 1分 追加 在切口中央缝合后,两侧各追加缝合,进针、拉线 分) ; 缝合 缝合距离对称,均匀(2 分) 。 剪线 拉紧缝线 mm 四、牙拔除术(含局麻) 考官根据抽题表指定上下前牙、上下前磨牙和上下磨牙六个区段之一进行考试。 项目 项目细化 (1)器械选择: ①口腔检查器、口腔黏膜消毒剂、棉签, (0.2 分) ②带有口腔黏膜注射针头的注射器, (0.2 分) ③局部麻醉药物, (0.2 分) ④牙龈分离器、口腔外科专用刮匙, (1 分) ⑤正确的拔牙钳子, (0.2 分) 操作 过程 ⑥棉球、棉卷等敷料。 (0.2 分) (2)体位: ①患者体位:拔除上牙时,上颌咬合平面与地面成 45°角,其高度应在医生 的肩关节和肘关节之间。但在行腭前神经传导阻滞时,上颌咬合平面应与地 分值 2分 面呈 60 度角。拔除下牙时,下颌咬合平面与地面平行,其高度应在医生肘 1 分 关节以下; (0.5 分) ②医生体位:医生一般应站在患者的右前方,平稳站立,全身放松。在拔除 下颌前牙时,医生可以站在患者的右后方。 (0.5 分) 核对 2分 3 ①认真检查患者或根据病例核对患牙, 判断该牙拔除的必要性或适应证 (0.5 分) ②仔细询问患者的全身病史,除外拔牙禁忌证, (1 分) ③根据询问的情况选择恰当的麻醉药物。 (0.5 分) (3)麻醉(此步骤在颅骨模型上操作,考生边操作边口述) ①根据所拔除牙的不同区段进行麻醉(2 分) 上颌前牙和前磨牙:选用拔除牙的唇(颊)腭侧局部麻醉; 上颌磨牙:应选择上颌结节和腭大孔传导阻滞; 上颌第一磨牙:还应在该牙颊侧近中根前庭沟处局部浸润,以麻醉上牙槽中 神经; 下颌切牙:选用患牙唇舌侧局部浸润麻醉; 下颌尖牙、前磨牙和磨牙:使用翼下颌传导阻滞麻醉,或可在拔除磨牙的前 庭沟处加局部浸润以充分麻醉颊长神经。 ②麻醉的步骤 a.左手用口镜或者手指提拉口角,干棉球擦干,消毒注射区黏膜。 (0.5 分) b.注射器按正确的进针点、进针方向和进针深度进行操作,在进针过程中, 注射针不能触碰其他组织,如颊、舌、牙。 (1 分) c.到达注射位置后,应有明确回吸动作,然后注射正确剂量的麻醉药物。 (1 分) d.麻醉药物推注速度应缓慢平稳,退针速度应该快而流畅。 (0.5 分) (4)牙拔除 ①在拔牙之前将病例与患者牙位仔细核对, (1 分) ②消毒患牙龈,清除大块牙石,检查麻醉效果(0.5 分) ③分离牙龈:使用牙龈分离器,正确使用分离器的工作面,应该有硬组织支 点。 (1 分) ④安置牙钳:放置牙钳时,钳喙长轴应与所拔除牙之长轴平行,钳喙应充分 向根方伸展,夹紧牙钳。 (2 分) ⑤牙脱位:根据所拔牙的牙根解剖特点,正确选择摇动、扭转和牵引脱位的 方向与方式,对术者的要求除体位,操作方式以外,还应注意对邻牙和对颌 牙的保护(2.5 分) ⑥拔牙窝的处理:拔除患牙后应仔细检查牙根的完整性,使用刮匙探查取出 拔牙窝内残片,使用棉卷和纱布行牙槽窝的复位,嘱患者咬紧棉卷,压迫止 血。 (1 分) 术后 ①压迫止血时间一般为 30 分钟(0.5 分) 医嘱 ②术后 24 小时不能剧烈漱口,尽量减少对拔牙创的剌激,不要吸允拔牙窝, 2分 8分 5分 4 忌食过热食物。 (0.5 分) ③术后 24-48 小时唾液中少量血液为正常现象。如果出血不止,咬紧纱布迅 速来医院就诊。 (0.5 分) ④拔除牙后修复的时间或复查的时间(0.5 分) 注意 拔错牙位该项考核为 0 分 五、上、下颌牙列印模制取 两考生互为医患实施操作,印模材由考点护士调送。 项目 项目细化 医嘱 颌牙弓平面与地平面平行。 (1.5 分) 取上颌印模时,患者的上颌与医师肘部相平或稍高,医师在后位,取下颌印 模时,医师上臂中份与患者下颌大致相平,医师在前位。 (1.5 分) 医嘱:嘱患者放松配合(0.5 分) , 取上颌时嘱深呼吸,防止恶心,取下颌时嘱配合拍舌(0.5 分) 。 托盘 口内比试:选择成品托盘放入患者口内,检查大小是否与患者的牙弓长、宽 2 分 选择 适合,如不适合可进行适当修改。 大小选择:托盘与牙弓内外侧应有 3-4mm 的间隙(1 分) 。 翼缘不妨碍唇、颊、舌活动(1 分) , 托盘适合牙弓弧度(1 分) 。 取印 托盘就位:牵开一侧口角(1 分) ,将盛有印模的托盘旋转放入患者口内就位 5 分 模 (1 分) 功能整塑:托盘就位后,在印模材硬固前,进行适当的唇、颊、舌功能调整。 (2 分) 稳定:保持托盘稳定至印模材完全硬固。 (1 分) 印模 取出手法正确而轻柔,不使用暴力。 取出 爱伤 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患者不适。牙列印模完整,系带切迹清楚到位, 1 分 意识 边缘伸展适度。 印模 牙列印模清晰完整(1 分) , 质量 系带切迹清楚到位,边缘伸展适度(1 分) , 印模清晰,无气泡(1 分) 。 无脱模(1 分) 。 4分 1分 3分 分值 体位 调整椅位,头托支持、固定患者的头部,取上(下)颌牙印模时,使上(下) 4 分 --- 5 六、下颌第一磨牙铸造全冠的牙体预备 项目 项目细化 仿头模下颌牙列水平,稍高于术者肘部,术者位于仿头模右前方 7、8 点钟 体位 位置,或仿头模下颌牙列呈 45°角,术者位于仿头模右后方 11、12 点钟位 1 分 置。 握持 握笔式(0.2 分) 方式 支点:无名指或中指(0.3 分) 咬合面、颊舌面指示沟(导沟)用 1 号针(TR13)(0.3 分) 咬合面预备用 1 号或 2 号车针(TF22)(0.3 分) 器械 咬合面、颊舌面预备用 1 号车针(0.3 分) 选择 邻面打开接触区用 3 号车针(TR11/TF11) (0.5 分) 邻面预备用 1 号车针(0.3 分) 精修完成用 1 号车针(0.3 分) ①操作动作:喷水冷却,间断磨除。 ②预备程序:咬合面、颊面或舌面、邻面、精修完成 ③咬合面预备: a、按咬合面形态预备 1 mm 深导沟(0.5 分) b、按导沟深度磨除沟间牙体组织(0.5 分) ④颊面预备: 操作 a、制备颊侧轴面近中、中央和远中 3 个导沟。导购的颈缘位于龈上 0. 5mm, 程序 形成 5-6 度的内聚角,末端深度为 0. 5mm。 (0.5 分) b、磨除沟间牙体组织,同时形成龈上 0. 5mm 的四形肩台。 (0.5 分) ⑤舌面预备: a.制备舌侧轴面近中、中央和远中 3 个导沟。导沟的颈缘位于龈上 0.5mm, 形成 5-6 度的内聚角,末端深度为 0.5mm 。 (0.5 分) b.磨除沟间牙体组织,同时形成龈上 0.5mm、宽 0.5mm 的凹形肩台。 (0.5 分) 七、龈上洁治术 两考生互为医患实施操作,操作范围为一区段内不多于 3 颗牙。 项目 项目细化 患者体位:洁治上颌牙时患者的上颌牙弓咬合平面与地平面呈 45 度,洁治 体位 下颌牙弓咬合平面与地平面平行。 (0.5 分) 医师体位:根据洁治的牙位不同,医生可以在患者的 7 点至 2 点位。医师的 1分 分值 1分 1分 1分 0.5 分 1分 2分 0.5 分 分值 6 肘部高度与患者的头部水平一致。 (0.5 分) 器械 前牙:直角形洁治器或大镰刀形洁治器。 选择 后牙:1 对牛角形洁治器(或称弯镰刀形洁治器) ,颊、舌侧选择正确。 握持 方式 改良握笔法(1 分) 中指或中指与无名指紧贴做支点(0.3 分) ,口内支点尽量靠近治疗区(0.2 2 分 分) ,支点稳固,用力时不得失去支点(0.5 分) 牙刃关系:洁治器工作面与牙面角度在 45-90°间,洁治器尖端紧贴牙面不 得刺伤牙龈(1 分) 握持 用力方式:肘、腕部用力,以支点为中心,力传至器械,去除牙石,个别精 方法 细部位可用指力。 (1.5 分) 用力方向:向冠方用力,也可向颊、舌水平方向用力,但不得向牙根方向用 力。 (1 分) 检查 用尖探针检查邻面和龈缘下 1-2mm 无残留牙石。 (0.5 分) 处理 用 3% H202 冲洗或者擦洗洁治区域。 (0.5 分) 洁治 牙石去除干净。 (1 分) 效果 牙龈无损伤。 (0.5 分) 八、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考生用注射器在颅骨上实施操作,必要时考官提问 项目 项目细化 体位 上颌牙弓咬合平面与地平面呈 45° 医嘱 嘱患者半张口 进针 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移行沟 方向 注射针与上颌牙弓咬合平面与地平面呈 45° 行针 进针边向后、上、内移 深度 2-2.5cm 回吸 有 剂量 1.5-2ml 九、下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 考生用注射器在颅骨上实施操作,必要时考官提问 项目 项目细化 体位 下颌牙弓咬合平面与地平面平行 医嘱 尽量大开口 分值 0.5 分 0.5 分 分值 0.5 分 0.5 分 2分 1分 2分 1分 2分 1分 1分 1.5 分 3.5 分 1分 7 进针 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 3-4mm,颊脂垫尖处 1cm 行针 以进针方向向深部刺入 深度 针尖达下颌升支内侧骨面,约 2.5mm 回吸 有 剂量 1.5-2ml 十、颌面部绷带包扎技术 考生两人一组,由考官指定技术完成腮腺区绷带包扎 项目 项目细化 体位:患者坐位,操作者在其正前方站立。 绷带选择:颌面部常用宽 8-10cm、长 5m 左右的绷带(3 列绷带) (选择不 对扣 1 分) 加压:先在加压区域放置 2- 3 块纱布,形成纱布球, (未放置加压敷料扣 1 十字 交叉 绷带 分) 绷带包扎缠绕方法:用绷带先由额至枕部环绕两周,继而反折经一侧耳前腮 腺区向下,再经顿下、颊部至对侧耳后向上,再经顶部向下至同侧耳后绕下 2分 方向 注射针与中线°, 针筒位于对侧前磨牙区, 注射针高于下颌牙咬合面 2 分 1分 1分 2分 1分 分值 1分 1分 1分 额下、颊部至对侧耳前(包扎顺序不对但能达到固定效果的扣 1 分,包扎顺 2 分 序对但不能达到固定效果的扣 1 分, 包扎顺序不对也不能达到固定效果的扣 2 分) 绷带固定反复缠绕,最后再如前作额枕部的环绕以防止绷带滑脱,止端以胶 布固定。 (最后未绕枕部扣 0.5 分,止端未予胶布固定扣 0.5 分) 目标区域:以腮腺区为标准。 (加压区域移位扣 0.5 分,加压位置不对扣 1 分) 组织器官保护:双侧耳廓保护(未采取保护措施扣 1 分,采取了措施但效果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效果 欠佳扣 0.5 分) 评价 松紧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压迫喉头和气管,并不影响开口。 (过紧、 过松均不得分) 美观:绷带包扎均匀,无脱落线头,边缘无毛边。 (边缘有毛边或脱落线 分,整体未考虑美观的扣 1 分) 项目 项目细化 单眼 体位: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操作者站立在其正前方或位于头顶。 分值 1分 8 交叉 绷带选择:颌面部常用宽 8-10cm、长 5m 左右的绷带(3 列绷带) (选择不 绷带 对扣 1 分) 加压:先在加压区域放置 2- 3 块纱布,形成纱布球, (未放置加压敷料扣 1 分) 绷带包扎缠绕方法: 1、于健侧鼻根部先置一上下斜行的短绷倍或纱布条 2、绷带自额部开始,先环绕额枕两圃,继而斜经头后绕至患侧耳下并斜行 向上经同侧颊部、眶下至鼻背、健侧眶上,如此环绕数圈,每圈覆盖前一层 绷带的 1/3-1/2,直至包扎妥善为止。 (未置斜行纱布扣 1 分,包扎顺序不对但能达到固定效果的扣 0.5 分,包扎 顺序对但不能达到固定效果的扣 1 分, 包扎顺序不对也不能达到固定效果的 拍 2 分) 绷带固定:1、反复缠绕,最后再绕头周一圈,以胶布固定。2、将留置的短 1分 1分 2分 绷带或纱布条打结收紧,以裸露健眼。 (最后未绕头周扣 0.5 分,止端未予胶 1 分 布固定扣 0.5 分,短绷带未打结收紧扣 1 分) 目标区域:以腮腺区为标准。 (加压区域移位扣 0.5 分,加压位置不对扣 1 分) 组织器官保护:健侧眼睛是否暴露,患侧耳廓是否保护。 (未采取保护措施 效果 扣 1 分,采取了措施但效果欠佳扣 0.5 分) 评价 松紧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压迫喉头和气营,并不影响开口。 (过紧过 松均不得分) 美观:绷带包扎均匀,无脱落线头,边缘无毛边。 (边缘有毛边或脱落线 分,整体未考虑美观的扣 1 分) 十一、牙槽脓肿切开引流术 内容 项目细化 麻醉 口述己完成局部麻醉,麻醉显效后开始操作(无口述扣 1 分) 消毒 1%碘酊棉签局部消毒(消毒范围覆盖手术区域) 切开 于龈颊沟膨隆最低处切开黏膜,切口方向应与前庭沟平行(位置和切口方向 部位 错误各扣除 1 分) 深度 切口深达骨面(未达骨面扣 1 分) 冲洗 生理盐水冲洗脓腔至无明显服液(生理盐水冲洗脓腔不完全扣 1 分,无生理 盐水冲洗扣 2 分) 分值 1分 1分 2分 1分 2分 1分 1分 1分 1分 置引 脓腔内留置橡皮引流条,引流条末端少许露在脓腔外(未置引流条扣 2 分, 2 分 9 流条 引流条末端未外露扣 1 分) 操作 动作 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患者不适(动作粗暴扣 1 分) 1分 十二、窝沟封闭术 内容 项目细化 清洁 在低速手机上安装锥形小毛刷(0.5 分) ,蘸适量清洁剂刷洗牙面(也可采用 牙面 干刷) (0.5 分) 酸蚀 口述棉球隔湿(0.5 分) ,蘸置酸蚀剂:酸蚀面积一般为牙尖斜面三分之二(1 牙面 分) ,酸蚀时间为 30 秒(1 分) 冲洗 干燥 水枪加压冲洗 10-15 秒。如用含磷酸的凝胶酸蚀,冲洗时间应加倍(0.5 分) , 口述冲洗后立即更换棉卷隔湿(0.5 分) ,无油无水的压缩空气吹干牙面(0.5 2 分 分) ,干燥后呈自色雾状外观(0.5 分) 。 2分 1分 1.5 分 分值 1分 涂布 涂布方法:注意使封闭剂渗入窝沟,使寓沟内的空气排出。 固化 照射距离约离牙尖 1mm(0.5 分) ,固化时间 20-40 秒(0.5 分) 检查 了解固化程度(0.5 分) ,黏结情况,有气无泡(0.5 分) ,寻找有无遗漏或未 封闭的窝沟(0.5 分) 。 十三、基本急救技术 人工呼吸 内容 项目细化 急救 a.呼吸停止(1.5 分) ,b.和(或)心脏停止(1 分) ,c.和(或)意识丧失(0.5 指征 分) ①开放气道:a.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取下假牙) (1 分) ,b.举、 急救 抬颈、向前上方拉下颌骨(1 分) ,c.舌向外拉出(正确使用舌钳) (1 分) 准备 ②病人体位:a.仰卧位(0.5 分) ,b .背垫木板(硬板床)或仰卧于地上(1 分) ,c.松解衣领腰带(0.5 分) (1)口对口呼吸法或仰卧压胸法 ①口对口呼吸法: 操作 a.一手打开口腔、一首捏鼻。 方法 b.术者深吸气后对病人口腔张口吹气。 c.无漏气连续 4-5 次。 d.吹气有效、胸部抬起(各 1.5 分) ②仰卧法: 6分 6分 5分 分值 3分 10 a.双手平放病人胸肋部,拇指向内靠胸骨。 b.挤压病人胸部,推送踊肌上移。 c.放松压力,脑肌复位。 d.反复操作,每 4-5 次停一次。 (各 1 . 5 分) (2)呼吸节律: ①12-16 次/分(0.5 分) ②呼吸与心外按压比例 1:5(0.5 分) 吸氧术 内容 项目细化 吸氧 指征 物品 准备 ①心源性疾病、②肺源性疾病、③脉速 ①氧气装置:含氧气瓶,流量表,扳手(0.5 分) ②鼻导管鼻塞:清洁鼻导管或鼻塞(0.5 分)检查是否通畅(0.5 分) ③湿化瓶:a.是否准备,b .有蒸馏水或洁净水(0.5 分) ①开启给氧装置:a.开氧气总开关,b. 开流量表,c .连接湿化瓶,d .氧气是 否通畅(各 0.25 分) ②放置鼻导管或鼻塞:a. 导管长度测量(鼻尖-耳垂的 2/3 长度) (1 分) , 操作 方法 b.湿润导管前段(0.25 分) ,c.清洁鼻腔(0.25 分) ,d.操作轻柔,自鼻孔向上 向后插入鼻咽腔( 1 分)e.无呛咳后固定(0.5 分) ③调节氧流量:a.轻度缺氧 2L/分,b.中度 2-4 L/分,c.重度 4-6L/分(各 1 分) ④停氧:a.取下鼻导管或鼻塞,b.关流量表及总开关,放余气,c.清洁病人面 颊部(各 0.25 分) ①检查及更换导管:a.检查给氧是否通畅,b.持续给氧每日更换导管 2 次, 注意 双侧鼻孔交替(各 0.25 分) 事项 ②及时观察病人:a.及时消除分泌物,b.使病情调节氧流量(各 0.5 分) ③正确放置:a. 避明火,b .禁明烟(各 0.25 分) 胸外心脏按压 内容 项目细化 急救 指针 ①心脏停止(1.5 分) ,②或呼吸停止(1 分) ,③或意识丧失(0.5 分) 分值 3分 2分 10 分 2分 分值 1分 急救 ①病人体位:a.仰卧位,b.背垫木板(硬板)或仰卧于地,c .头偏向一侧, 2 分 11 准备 d.松解衣扣腰带(各 0.5 分) ; ②医师体位:位于病人胸部右侧,跪式或站式(1 分) ①心外按压: a .部位:胸骨体中下 1/3 交界处 b.方法:掌根重叠,手指不触及胸壁,手臂于胸骨垂直 操作 方法 c.力量适度:胸骨下陆 3-5cm d.按压与放松比例 1 : 2(各 2 分) ②按压节律 (1 分) a. 60 80 次/分(0.4 分) b.呼吸与心外按压比 1 : 5(0.3 分) c.小儿按压 100 次/分(0.3 分) 血压测定 内容 项目细化 a.病人坐或卧位(1 分) b.上臂、心脏、血压计零点三者位于同一水平线 分) 测量 c.血压计袖带置于上臂,下缘距肘窝 2-3cm (1 分) 方法 d.听诊器置于肘窝动脉搏动明显处(1 分) e.对第 I 相声音为收缩压,第 II 相声音转弱为舒张压(2 分) f.记录方式 mmHg 或 Kpa(1 分) ①正常 a.收缩压 12-18 Kpa 或 90-140 mmHg(1 分) 血压 判断 b.舒张压 8 -12 Kpa 或 60-90mmHg(1 分) c.脉压差 4-6.3Kpa 或 30-40 mmHg(1 分) ②测得值准确(±3-5mmHg) (2 分) ③收缩压 140mmHg 以上或舒张压 90mmHg 以上为高血压(1.5 分) ④低于 80/50mmHg 为低血压(1.5 分) 十四、改良 Bass 刷牙法 内容 项目细化 适应 去除所有患者龈缘附近与龈沟内的牙菌斑,特别是邻间区,牙颈部与暴露的 证 根面区,以及做过牙周手术的患者。 刷牙 1.手持刷柄,刷毛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 ,虽然刷毛呈 要领 45°,但通常对患者较容易和较安全的是先与牙长轴平行,然后稍作旋转, 分值 8分 7分 分值 8分 12 与龈缘呈 45°角。 2. 刷毛角度:把牙刷刷毛端放在直指龈沟的位置,刷毛约与牙长轴呈 45° 角。 3. 轻度加压勿使刷毛屈曲,轻度加压使刷毛端进入龈沟。 4. 颤动牙刷:以短距离拂刷,来回颤动牙刷,勿使毛端离开龈沟,至少颤动 10 次。 5. 重新放置牙刷:将牙刷移至下一组 2-3 颗牙,注意重叠放置。 6. 重复拂刷:在上、下颌牙弓的唇、舌面的每个部位重复拂刷。 7. 刷前牙的舌面、腭侧面位置,将牙刷书放在前牙舌、腭侧牙面,使刷毛垂 直并指向和进入龈沟。 注意 过度的刷牙可以使短距离刷变成为强力摩擦而损伤龈缘。 十五、无菌操作 内容 项目细化 1.剪指甲、去饰物、手部无破损、开水龙头、流水冲双手 2.洗手液、肥皂 3.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4.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擦搓 5.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洗 门诊 6.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洗、交换,双手互握互擦指背 洗手 7.指甲关节在另一手心旋转擦搓、交换,双手互握互擦指背 8.手腕交换,指尖摩擦掌心, 9.流动水冲洗 10.手指或肘部关闭水龙头 11.擦干双手 每步至少搓、洗 5 次,从分搓洗 15 秒以上 戴手 套 1.带之前检查手套是否损坏潮湿有效期双手干燥 2.带完手套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手套外滑石粉 3.脱手套时应反转脱下 分值 十六、口腔黏膜消毒 内容 项目细化 消毒 常用消毒剂(注意选择) :1%碘酊 0.1%洗必泰 75%酒精 0. 5-1%碘伏(络合 剂 碘) 0. 1%苯扎溴灭(新洁尔灭) 分值 13 1.先用干棉球擦干手术区 2.由中心向四周擦,除非感染伤口由手术外周涂向感染伤口(可再用一只干 注意 棉签擦除多余药液) 事项 3.反复三次 4.消毒范围大于术区 5-10cm 以上 5.口腔黏膜活检时,不用有色药物消毒,用 75%酒精。 十七、一般检查 内容 项目细化 医生 准备 隔离衣口草帽子调整体位光源洗手再带手套 分值 ---- 椅位 检查下颌时使下颌平面与地面平行检查上颌时上颌咬合平面与地面成 45° 准备 角 器械 左手口镜右手镊子(检查松动度镊子柄还可进行叩诊)或探针 准备 先口外后口内注意健侧与患侧对比检查检查完毕注意收拾台面关闭检查灯 握持方式及支点(1 分) 探诊 有支点,检查龋齿范围、深、敏感、洞底软硬度探针正确应用(0.5 分) 牙髓暴露情况,箭头端可用来检查邻面龋动作及顺序(0.5 分) 先探咬合面,再颊舌,再邻面 手法(0.5 分)手指压根尖部黏膜,有无压痛及波动。如有肿胀,手指压肿 胀部位,了解范围、硬度、有无压痛及波动感。患者头部稍向下附,组织松 弛,检查淋巴结是否对称,质软,有压痛。 扪诊 检查部位(0.5 分) 检查淋巴结步骤:①枕后②耳后③耳前④腮腺区⑤颊部⑥颌下⑦颌下(⑤⑥ ⑦此三点可用双合诊)⑧胸锁乳突肌⑨锁骨上窝 医患体位(0.5 分) :头偏向检查侧 扪诊内容(0.5 分) :根尖部、淋巴结、脓肿 器械选择(0.5 分) :金属器械的平头末端 叩诊 叩诊动作(0.5 分) :垂直叩诊检查根尖周病变,水平叩诊检查牙周膜 叩诊顺序(0.5 分) :先叩正常牙,后叩患牙 叩诊反映描述(0.5 分) :描述为(-) 、 (+) 、 (++) 、 (+++) 松动 器械选择(0.5 分) :镊子 度 器械放置部位(0.5 分) :夹前牙切缘或闭合的镊子抵住磨咬合面窝沟 2分 2分 2分 2分 14 检查动作(0.5 分) :轻轻向颊舌侧或近远中摇动 结果判断(0.5 分) :I、II、III 度松动 磨牙咬合关系描述(1.5 分) :上颌 6 近中颊尖对下额 6 近中颊沟为正中颌 咬合 关系 检查 位,对近中为远中颌位,对远中为近中颌位。 前牙咬合关系描述 (1.5 分) : 深覆盖是上下前牙的水平关系, 分 I 度 3-5mm, II 度 5-7mm,III 度大于 7mm。深覆合是上下切缘的垂直距离,I 度切 1/3-中 1/3,II 度中 1/3-颈 1/3,III 度为超过颈 1/3。 中线 分) :通过两眼之间、鼻尖、两上颌中切牙及两下颌牙之间 医嘱说明(0.5 分) :检查原因,要求患者配合,疼痛就举手,不痛就摆手示 意。 牙髓 温度 测试 对照牙选择及测试顺序(1 分)[与对侧同名牙或邻牙对比] 测试牙隔离(0.5 分)[隔湿,热侧,涂布凡士林,石蜡油] 测试用其放置部位(1 分) 冰测用小冰棒,热侧用牙胶(烧软不冒烟)测试反应描述(1 分)[正常,敏 感,迟缓,无反应]冷热无反应表示坏死,冷热立即出现疼痛表示,有炎症 剌激去除立即消失表示牙髓充血,冷测化服性牙髓炎缓解。 检查部位(1 分)[医生站患者前方,双手食指贴放于患者耳屏前,嘱患者做 颞下 开闭口前伸和侧向运动,髁状突运动两侧是否协调,是否运动受限,并触压 颌关 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了解有无压痛。 节检 扪诊手法(1.5 分)[了解关节、动度] 查 检查内容(1.5 分)[①关节动度,②有无压痛,③有无弹香,④开口型⑤ I、 II、III 张口度、⑥颞肌咬肌、⑦咬合关节检查、⑧面部外形] 器械选择(0.5 分)[选择有刻度的钝头牙周探针] 握持方式及支点(1 分)[力量 20-25 克,探针的尖端紧贴牙面,握笔式有支 牙周 点] 袋探 探查动作(1 分)[与牙长轴平行探测,缓慢,先探颊近中、中央、远中,再 4 分 测 探舌侧] 探诊内容(1.5 分)[每个牙要记录 6 个位点的探诊深度,附着水平,是否 出血溢脓,龈下根面是否有牙石] 4分 4分 4分 15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