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医讯快递

3D打印在面颌修复心血管构建与生物芯片中的应用

时间:2018-07-05  来源:本站  作者: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希望致力于研究能够使损伤、病变组织或器官完美重现和再生的材料和装置。随着生物技术、医药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交互融合,新型和新概念生物医用材料层出不穷,譬如3D 打印技术能够根据患者需求,实现患者对生物高材料的快速而又精确的个性化定。特别是对于全器官和大型组织的构建,其所采用的细胞逐层累积方法使得支架的构建以及细胞和生物材料的置入具有了高度的可控性、精确性和高效性。

  颌骨缺损多见于肿瘤切除、外伤、放射性骨坏死及炎症等,这种缺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咀嚼、语音、吞咽等生理功能,而且对患者的容貌以及心理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如何修复和重建颌骨缺损,恢复其功能以及改善颌面部畸形是外科的重要课题。骨骼的病变以及创伤,是无法修复的。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骨组织工程在骨缺损修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促进骨组织生长、修复骨缺损,并呈递生物活性物质。3D打印技术的出现开创了医学领域新天地,尤其在硬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直接或间接提高了手术精度,满足了微创性和个性化要求。

  3D打印技术利用相应的材料,逐层创建出实体的一种组织工程学技术。通过处理CT数据建立患者骨组织三维数字模型,输入快速成型机器,制成的1∶1快速成型模型与实际骨组织一致,有助于医生准确了解组织的细微解剖结构及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讨论并制定手术方案。在对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方面,3D打印技术以设计方便,构建不需要模具,可以轻易制备结构复杂、孔隙均匀、几何形态各异的骨组织工程支架。3D打印技术根据原理不同可分为熔融沉积技术、三维打印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三维生物描绘技术、低温沉积制造技术等,可以制备出包含骨骼内部结构的三维孔隙结构,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备和构造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D打印技术具有高精度、构建速度快、可按需制造实现个性化定制等优势。

  3D打印技术已完成了在组织工程心肌、心脏瓣膜、大血管及血管网构建上的探索阶段,尤其在打印方法的多样化及生物活性原材料的选取上具有重要的突破。3D生物打印通过使用一种可自定义的3D打印硅胶模具来容纳和扶持打印的组织结构。在这种模具里,研究人员首先打印出血管管网格,然后再在打印含有活体干细胞的油墨。在这个基础性血管网格内部的交叉口,研究人员会打印血管立柱,这些血管网格相互连接,就在整个干细胞堆积的组织内部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微血管网络。在打印之后,一种由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液体会填进3D打印组织周围的区域,交联其整个结构。最终产生的软组织充满了血管,然后研究人员通过该硅胶模具两端的出入口可以向该组织灌注营养物质,以细胞存活。而无所不在的血管系统则通过将细胞生长因子运送至整个组织的所有地方来促进干细胞的分化。

  目前,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工程大血管打印由于对原材料的要求不高,发展较为迅速和成熟,逐渐应用于临床;组织工程心肌以及血管网的打印相辅相成,对材料及打印方法的选择较为苛刻,在兼顾生物活性的同时要组织生理功能的实现,还有很多的技术难题需要攻克。3D打印技术以其耗时短、耗材量低、按需定制、可个体化制造精准复杂的产品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器官供体短缺、器官免疫、生物组织工程难以仿生等重要问题。未来3D技术的发展将会攻克现有的难题,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疗中。

  器官生物芯片是指在微流控生物芯片上制造出微观的人体组织,它们的作用是模仿人体组织的功能。器官生物芯片在进行生物学研究和药物筛选实验时往往比二维的细胞培养方式更加有效。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在Towards Single-Step Biofabrication of Organs on a Chip via 3D Printing(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器官生物芯片的一步制造)一文中描述到,传统的微流控芯片制造技术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不利于实验室进行芯片设计的快速迭代和快速制造。将3D打印技术用于制造微流控生物芯片则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实现微型流体通道的快速制造,有利于设计的快速迭代,提高了基于微流控研究的跨学科性,并加速创新。未来,先进的生物3D打印机不仅可以打印微流控平台,还可以同时在微流控平台中直接打印出定制化的微观人体组织。

  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已经有了较为良好开端,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研发完善,随着材料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的不断优化与提升,3D 打印技术会日益完善与成熟,在医学领域给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

  由生物谷主办的第二届“生物医用新材料暨组织修复与再生产业论坛”将于2017年12月9日将在东莞举行。

  本届会议涵盖骨科、眼科、心血管及口腔、器械等领域,在历届会议的基础上,注重医用材料创新技术,慧聚我国最新科研动态和趋势,全方位实现政、产、学、研全方位的联合发展,在高新材料及交叉学科中挖掘创新的灵感。会议邀请国内取得创新科研的高新技术人才前来,助力专家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

  热忱欢各大院校、科研和医疗机构、企业以及管理部门等从事生物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和管理的专家学者莅临!

  【1】周启荣,陈晓,苏佳灿等.3D打印技术及其在生物材料领域应用研究进展[J].世界复合医学,2016,2(1):1-7.

  【2】陈鹏,刘冰,魏博,等. 3D打印技术在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教学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修复学, 2015(3):166-168.

  【3】党莹,李月,李瑞玉,等.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骨缺损修复及3D打印技术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 21(14):2266-2273.

  【4】王璐,胡为杰,聂昊,等. 3D打印与组织工程心肌、心脏瓣膜、大血管及血管网的构建[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19(43):7029-7034.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专家解读人类性梦中隐藏的心理寓意(图
  • 美国科学家发明新型绷带 让伤口更好地
  • 坐姿看透女人“性趣”:两腿叉开豪爽又
  • 现代男人心理是否健康的八大标准
  • 研究称女性生育1次可增加10年免疫力
  • 夫妻同床睡影响睡眠质量 专家介绍解决
  • 心理学家揭示成功恋爱规律:前2周接触
  • 医生这行当
  • 国务院决定在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实
  • 人保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不是简单的涨
  • 女人在五个时刻性欲特别强
  • 医疗损害责任“举证倒置”被删除
  • 最新文章
  • 话题交流互动健康可以更讲究
  • 快递小哥送货途中车祸离世 捐器官4人
  • 6种肺病:你的治疗是否少了一半?
  • 研究症与症共病患者存在特殊的脑功能连
  • Cell:大脑如何帮你学习新技能?
  • 研究显示睡眠少影响心理健康和记忆力
  • 女性的:母乳喂养能够减肥
  • 重症患者耐药阳性菌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 解读房颤心电图时你还记得这些知识点吗
  • 短暂的和持续的失忆症可能是卒中的唯一
  • 以失忆症为主要表现的卒中应怎样辨别?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