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为局部或弥散性的肺间质炎症,是PD-1/PD-L1剂的潜在严重毒性之一。Balaji教授等近期发表在Oncology上的一篇文章,汇报了两名接受PD-1/PD-L1剂出现继发间质性肺炎的病例,并针对两个间质性肺炎病例进行了全面讨论,以下为精要内容。
免疫检查点起到检查、平衡免疫功能的作用,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识别。免疫检查点剂是一类免疫检查点功能,起到抗肿瘤作用的药物的统称。
尽管有效性显著,但是免疫检查点剂有着性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s)。间质性肺炎是其中不常见,但是可能致命的一种。
间质性肺炎的定义为肺间质组织的局部或弥漫性炎症。其分级也主要遵照CTCAE 4.03版。PD-1/PD-L1剂继发的间质性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烧、胸痛等临床症状。但是也有些患者无症状,只有影像学改变。
PD-1/PD-L1剂继发间质性肺炎的具体机制不详,发生率大约为5%左右。该发生率数据在接受PD-1/PD-L1剂治疗NSCLC患者的meta分析中得到了一定印证:全等级肺炎发生率为4.1%,3度以上不良反应为1.8%,肺炎相关死亡发生率为0.4%。
CTLA-4剂和PD-1/PD-L1剂联合用药肺炎发生风险更大,发生时间更早。有报道称单药PD-1/PD-L1剂的肺炎发生风险较单药CTLA-4剂大。
虽然irAE发生率较低,但是发生irAE患者的绝对数在稳定上升。以后,会有包括肺炎在内的越来越多的irAEs发生。
73岁老年男性,吸烟史30年支。诊断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既往接受了6周期一线卡铂+白蛋白紫杉醇治疗(图1A)。
随后病情进展,接受Nivolumab 3mg/kg二线治疗。二线治疗2周期后,患者在门诊就诊时诉新发干咳、气短、呼气困难,测血氧饱和度正常。
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考虑为PD-1剂相关肺炎。血、痰、尿培养未找到相关病原,患者气管镜检查(表1)。遂嘱患者口服强的松50mg/d起,每周减量10mg,持续4周。
患者2周后再次就诊,诉症状再次复发。嘱患者口服缓释型强的松,开始剂量20mg/d,每两周减量5mg,持续时间8周,永久停用nivolumab。
复查CT提示病情进展,遂给予患者化疗。两周后患者因呼气困难、干咳就诊,因“NSCLC进展,持续性间质性肺炎可能”进入ICU治疗。
患者接受高剂量泼尼松(2mg/kg)治疗,并给予6L辅助鼻导管吸氧。血氧饱和度开始下降(至80%),给予患者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 2/日。由于患者状态不稳定,未能行支气管镜治疗。
再次进行痰、外周血培养,可见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但是考虑与患者症状无关。患者经过48小时的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吸氧后症状好转。尽管考虑应用,但是最终决定未应用额外的免疫剂。给予患者氧苄二氨嘧啶/新诺明治疗,以预防肺孢子菌肺炎。
1月后患者复诊时由于呼吸困难加重再次住院。CT扫描提示虽然肺炎状况已好转(图1C/1D),但是NSCLC进一步进展,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入姑息病房,两周后死亡。
化疗后3月,患者出现SCLC进展,伴新发骨转移灶,右肾上腺转移。遂接受Nivolumab(1mg/kg)联合ipilimumab(3mg/kg)二线治疗。
1周后,患者因急性新发气短就诊于当地医院急诊。在室内空气条件下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0%。行CT平扫(图2B)提示右肺下叶新发片状毛玻璃影,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血培养和呼吸病毒测序未见相关病原。
随后,患者开始接受静脉泼尼松治疗(100mg; 2mg/kg),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浓度92%以上。48小时内,患者即诉症状缓解。4天后撤离氧气面罩。
嘱患者开始口服泼尼松,起始剂量为40mg,每周减量10mg,持续4周。2周后患者复查,行影像学检查提示好转(图2C),室内空气条件下血氧饱和度93%。
不幸的是,患者将要完成泼尼松治疗时,再次出现呼吸困难。根据呼吸内科会诊意见将泼尼松增量至20mg,每周减量5mg,持续4周。该方案成功缓解症状。
永久停用ipilimumab和nivolumab。再次复查时,患者肾上腺病灶进展,并出现肝脏转移灶,给予患者三线系疗。
这两个病例诠释了PD-1剂相关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评估和病情转归:1名NSCLC患者接受单药PD-1剂治疗,一名SCLC患者接受PD-1剂联合CTLA-4剂治疗。
肺炎的成因有很多种,而药物相关肺炎只能用排除法确诊。所以,如果怀疑一个患者继发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炎时,需要对可能引起该临床表现的疾病全盘进行考虑:例如是否有肺感染和/或肺内进展、转移。
治疗层面来看,由于肺炎可能会快速导致患者呼吸功能失代偿,所以在诊断之前,医生就需要在激素还是抗生素之间尽快做出抉择。
检查手段一般为CT,对于CTCAE 2级以上的肺炎来说,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排除感染、肺内疾病进展可能。
在最近的一项PD-1/PD-L1剂相关肺炎最大样本系列研究中表明,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肺炎样(19%)、过敏性肺炎样(22%)、局限毛玻璃样(37%)或间质改变(7%)。15%的患者同时具备多种表现。另外的患者影像学表现不。
值得一提的是,PD-1剂可能会引起心肌炎,进一步出现爆发性心脏衰竭,也可能造成肺部肺炎状影像学表现、胸痛,所以辅助检查也需包括心脏评估。
1级肺炎可以通过暂停免疫检查点剂、密切观察。推荐指导CT扫描提示肺炎缓解或明显消失时,才可继续应用免疫治疗。
3级肺炎需要接受更高剂量的激素冲击治疗(1-2mg/kg泼尼松或其他等量激素)。如果临床症状几天后有所好转,可以通过4-6周时间将激素逐步减量至正常。如果患者无临床缓解,接受激素2-7天后应加用免疫剂进行治疗(如infliximab, 环磷酰胺或霉酚酸酯等)。
如果患者肺炎症状在口服激素中/后再次发作,可能提示感染。需要重新对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进一步评估。在一些病例中,如果需要重新应用激素,需要考虑联合抗真菌预防用药。
PD-1/PD-L1剂相关肺炎的诊断、评估、管理方法基于已有的临床试验经验和已发表的文献,图中即为管理策略的全部流程(图3)。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