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医讯快递

尼莫地平在麻醉脑中的应用

时间:2018-07-21  来源:本站  作者: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的机会越来越多,术后发生谵妄甚至认知功能障碍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而心脑血管的大手术在围术期经常面临脑缺血缺氧的风险,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也较多见。老龄是目前已知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cognitive,CPB)过程中患者体内温度变化、缺血/再灌注以及有毒代谢产物蓄积等会不同程度地损伤大脑和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对缺血缺氧极为的大脑组织影响明显,造成术后包括焦虑、谵妄及认知障碍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

  研究显示,300例在麻醉下行或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其POCD发生率为32.7%,而在心脏手术后老年患者POCD发生率可高达10%~50%。尼莫地平能够选择性地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增加脑氧供,应用于麻醉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术中脑缺血的发生。现对尼莫地平在麻醉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尼莫地平的结合位点存在于机体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L型电压性钙通道,属于1,4二氢吡啶类Ca2+拮抗剂,作用是Ca2+内流,突出特点是脂溶性高,易于透过血脑屏障,降低血压的同时不会降低脑循环的灌注量。

  ①增加脑血流。尼莫地平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选择性地扩张颅内小血管、增加脑氧供。戴瑛和吴祖舜用氢清除率法观察尼莫地平对72只SD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局部脑血流及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的影响,结果尼莫地平可提高脑出血大鼠的出血侧皮质以及基底核区的脑组织局部脑血流,并进一步改善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周秀芳等研究显示,尼莫地平还可以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红细胞Ca2+水平,缓解脑损伤,可能与解除Ca2+内流引起的平滑肌细胞收缩和脑血管痉挛,恢复收缩的脑血管管径,从而改善脑循环有关。Cho等回顾性分析46例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样尼莫地平能够改善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症状,且安全有效。可见,尼莫地平通过降低局部红细胞Ca2+水平、改善脑组织血流,提高脑部营养供给和血氧的供给,降低缺氧对脑部的损伤,并改善脑循环,缓解脑血管痉挛,促进脑损伤的恢复。

  ②脑神经元。尼莫地平通过阻滞钙通道、减少Ca2+内流、脑细胞内Ca2+超载造成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增加脑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清除有毒代谢产物,减少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王凤岩等通过小鼠实验指出,尼莫地平可减少乳酸脱氢酶的漏出,提高神经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推测可能与其稳定细胞内Ca2+浓度有关,对细胞膜具有一定的作用,从而减少基对细胞膜的损伤,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缺糖缺氧性损伤。袁天宝等通过老年大鼠实验发现,尼莫地平预先给药通过调节海马神经元Bax/Bcl-2表达,减轻钙超载导致的海马神经元凋亡。还有研究表明,尼莫地平通过凋亡基因C-fos的表达,从而起到抗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

  脑血管痉挛普遍发生于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可导致局部脑缺血,进一步引起迟发性缺血性脑损伤,由此诱发的神经功能损害已成为围术期和的主要原因。尼莫地平能够较好地阻断Ca2+进入细胞内,并且进一步平滑肌的收缩,从而达到消除血管痉挛的目的。美国心脑血管疾病指南指出,尼莫地平应用于动脉瘤所致的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可以减少脑血管痉挛的程度,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因此,术前、术中应用尼莫地平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对手术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过程中,卢振和等认为脑措施第一条就是麻醉前开始微泵恒速静脉滴注尼莫地平20μg/(kg·h)至术毕,探查血管时剂量加倍,术后用量减半持续3~14d。他们统计出所在医院1995年以前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术后脑动脉痉挛发生率高达50%以上,麻醉开始应用尼莫地平后脑梗死发生率低至20%。

  韩如泉等也指出术中持续输注20μg/(kg·h)尼莫地平可有效减轻动脉瘤夹闭后载瘤动脉血管痉挛的程度,减轻脑组织损伤。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中,术前、术中使用尼莫地平同样达到了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的目的。有研究在幕上肿瘤切除术中也麻醉开始持续泵注尼莫地平15μg/(kg·h)的脑作用。

  CPB对机体非生灌注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直接影响到大脑功能。随着手术、麻醉及CPB技术的改进,尽管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逐年降低,但在出院时患者POCD的发生率达30%~65%,在出院后6个月至1年仍高达20%~40%,而且60岁以上患者心脏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年轻人的4倍以上。尼莫地平已被广泛用于改善痴呆,它通过调节脑血管系统、增加脑血流灌注、促进脑组织代谢、减轻多种不利因素的损伤、神经细胞的完整性来改善患者记忆和认知功能。Forsman等在CPB开始时,持续静脉滴注尼莫地平0.5μg/(kg·h)至CPB结束后15min,运用133Xe清除率法测定手术中不同时点的脑血流,并术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结果发现,尽管与对照组相比,术中不同时点的脑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6个月的语言、视觉等神经功能方面,尼莫地平组显著好于对照组。王月兰等也40μg/kg尼莫地平在CPB期间可以提高脑糖代谢,满足脑组织的能量所需,起到脑作用。

  所有物的临床剂量均不会直接损伤大脑,且尚未见麻醉对儿童远期智力造成影响的报道。莫桂熙等报道,老年患者麻醉后6h以及12hPOCD发生率高于硬膜外麻醉,提示麻醉影响老年患者短期的认知功能。围术期电解质紊乱和脑部小血管微栓子形成、麻醉和手术创伤、术中应激反应和低血压、术后疼痛和低氧血症都是发生这种现象的诱因。有研究将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麻醉组和局部麻醉组,在术后1周和3个月进行测试,术后3个月两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1周麻醉组的发生率高于局部麻醉组。因此,如何减少患者麻醉POCD的发生是近年来很多麻醉医师关注的焦点。孙海峰等、张盛全等在患者腹部手术中持续泵注尼莫地平15μg/(kg·h),结果提示尼莫地平能降低患者麻醉手术POCD的发生率。

  尼莫地平是钙通道阻断药中对脑血管作用最强的药物,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脑血管,既能直接扩张脑血管,又可以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后低灌注状态,且不影响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韩如泉等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后持续输注尼莫地平20μg/(kg·h),应用颅内血管超声监测动脉瘤夹闭前后载瘤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在动脉瘤夹闭前、后载瘤动脉近心端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远心端血流速度也呈降低趋势,表明术中持续输注尼莫地平具有扩张脑血管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脑血管痉挛。

  内皮素是体内已知最强的、作用时间持续最久的缩血管活性多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皮素突出表现为收缩脑血管,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氨基酸与Ca2+的内流,颅内外血管对其呈依赖性收缩。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对载瘤动脉的直接机械刺激等因素可明显促进内皮素的大量。戴寒英等在麻醉后持续输注尼莫地平7.5μg/(kg·h)或15μg/(kg·h),于术前术中不同时刻抽静脉血检测内皮素水平,结果持续输注尼莫地平15μg/(kg·h),在术中不同时刻患者体内血浆内皮素水平较前有明显降低,在夹闭动脉瘤后30min,内皮素水平与对照组(仅输注等量0.9%NaCl注射液)相比有显著下降,提示该剂量可起到早期预防和治疗术中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

  尼莫地平作为一种亲脂性的钙通道阻断剂,能改善脑氧代谢。POCD是老年患者麻醉手术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其发生可能与术中脑氧供需失衡致脑氧代谢异常有关。孙海峰等在老年患者麻醉下腹部手术中持续输注尼莫地平15μg/(kg·h),通过同步采取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血标本计算动-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A-Voxygencontentdifferences,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ebraloxygenextractionrate,CERO2),与对照组相比,Da-jvO2和CERO2均显著降低,说明应用尼莫地平后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脑组织氧耗量,改善脑氧供,同时POCD发生率降低,提示尼莫地平可能通过改善脑氧代谢减少POCD的发生。尼莫地平可提高脑细胞的糖利用,在一定程度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糖代谢异常,一旦缺血的脑组织血供恢复,其能量恢复较快。

  王月兰等将35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20)于CPB开始时,将尼莫地平40μg/kg缓慢注入体外循环机,并在术中不同时点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血标本计算Da-jvO2和动-颈内静脉血糖差(A-VGlucoseDifferences,Ga-j),以此来推断脑氧利用和脑糖利用,发现Ga-j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Da-jvO2呈直线性相关,即脑氧利用与脑糖利用呈直线相关性,脑氧利用增加,脑糖利用也会随之增加,提示只要能维持足够的脑糖有氧代谢,脑组织就可以获得充足的能量,以此避免CPB过程中出现酸中毒,而研究结果表明尼莫地平可减轻脑糖利用的程度,间接增加能量的合成,提高脑组织的能量供给,起到脑作用。

  多种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α等在中枢聚集可引起海马介导的认知功能损伤,与POC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研究,CPB产生的炎症反应可引起大脑损伤,在此过程中IL-1β、IL-6、IL-8、IL-10、TNF-α等炎性介质大量,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量产生的炎性因子,使白细胞聚集,血管渗透压升高,氧基产生增多,兴奋性氨基酸,白细胞迁移至脑实质,导致神经元迟发性坏死,引发脑功能障碍。

  脑部炎症反应在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水肿中扮演重要角色,并通过构建颅脑损伤动物模型,核因子κB、炎性细胞因子、细胞间黏附1在颅脑损伤中升高。Liao等研究发现,颅脑损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CRP的血浆水平升高,且患者的白细胞计数、TNF-α和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升高,表明颅脑损伤后患者发生炎症反应。同时发现白细胞匀浆中基生成增加,型一氧化氮合酶、环加氧酶2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表达升高,颅脑损伤剧烈氧化应激的表达,引发炎症反应,加剧二次局部组织器官的损伤,并可能进一步导致性损伤。

  此外,Li等研究,尼莫地平能够通过小神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压力,神经元。Sanz等研究,尼莫地平能够剂量依赖的IL-1β合成和。因此,可以推测尼莫地平通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缓解颅脑损伤患者的继发性脑损伤。尼莫地平通过Ca2+进入脑部各级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脑实质的渗出,脂质过氧化反应,阻断炎症级联反应,纠正血管源性脑水肿,从而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改善认知功能。万丽等也利用麻醉兔尼莫地平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因子IL-1和TNF-α的表达,升高IL-10的表达。张盛全等在麻醉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术前及术中持续泵注尼莫地平15μg/(kg·h),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时点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显示,术中、术毕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减轻炎症反应而起到脑作用。

  脑组织细胞损伤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反应,既降低了氧基清除剂SOD的活性,又产生了大量的氧基,并与生物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导致脑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升高,是脑缺血/再灌注不可逆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而尼莫地平可以清除氧基、丙二醛等脑细胞有毒代谢产物。刘世乐等在幕上肿瘤切除术麻醉开始时持续泵注尼莫地平15μg/(kg·h)至术毕,于颈内静脉球部采集不同时点的血样,应用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和改良盐酸羟胺法检测血清丙二醛和SOD水平,结果发现术中、术后24h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未使用尼莫地平,仅输注等量0.9%NaCl注射液)下降,而在术后24h,单独使用川芎或尼莫地平或联合使用川芎和尼莫地平,SOD活性较仅输注等量0.9%NaCl注射液的对照组升高,提示尼莫地平可短期提高SOD活性,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体内氧基,短时间内发挥减弱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脑作用。

  S100β是一种酸性钙结合蛋白,性地存在于施万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可使S100β蛋白增加,使之成为脑损伤的性和性标志物。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升高与POCD的发生密切相关。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对载瘤动脉的直接刺激等因素加重了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局部脑血流的减少,加重脑损伤,导致血液以及脑脊液中S100β蛋白的显著升高,而术中持续输注尼莫地平20μg/(kg·h)可以明显血液和脑脊液中S100β的升高,扩张脑血管,有效地减轻动脉瘤夹闭后载瘤动脉血管痉挛的程度。

  在进行麻醉的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麻醉、手术创伤及应激反应等因素使老年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在术毕、术后增高,增加了POCD的风险;麻醉后持续泵注尼莫地平15μg/(kg·h),可以显著降低术中、术毕及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减轻脑损伤程度,发挥脑作用进而降低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率。NSE也是一种神经系统性蛋白质,主要分布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元中,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具有高度性。因脑胶质细胞和其他脑神经组织不含NSE,故NSE是检测神经元坏死的客观指标,且脑神经元的损伤严重程度与血清NSE呈正相关,脑神经元细胞损伤越严重,血清的NSE含量就越高。

  S100β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NSE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细胞,两者囊括了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细胞。因此,对S100β和NSE进行联合检测可以从不同的侧重点进行互补,比较全面地了解脑损害情况。在幕上肿瘤切除术术中、术后血清S100β和NSE水平明显升高,表明因对瘤体牵拉及脑组织挤压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李凤仙等在麻醉开始时持续泵注尼莫地平15μg/(kg·h)至术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不同时点颈静脉球部血清S100β、NSE水平,结果发现与仅输注等量0.9%NaCl注射液的对照组相比,单独使用川芎或尼莫地平或联合使用川芎和尼莫地平的患者术中和术后两者水平显著降低,提示尼莫地平既能减轻手术对胶质细胞的损伤,又能减轻手术对神经元细胞的,更全面地脑神经的完整性。

  在麻醉手术,尤其是老年患者及心脑血管大手术中应用尼莫地平,可以减轻脑损伤,起到一定的脑作用,可以用于预防麻醉手术术后的神经功能损害。然而,Vijayan等提出尼莫地平临床应用中虽对预防脑血管痉挛有效,但对已经存在脑血管痉挛的患者治疗效果欠佳。因此,为了发挥尼莫地平的脑作用,它的用药时机,即是在麻醉手术前或即刻应用还是在术中某时段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专家解读人类性梦中隐藏的心理寓意(图
  • 美国科学家发明新型绷带 让伤口更好地
  • 坐姿看透女人“性趣”:两腿叉开豪爽又
  • 现代男人心理是否健康的八大标准
  • 研究称女性生育1次可增加10年免疫力
  • 夫妻同床睡影响睡眠质量 专家介绍解决
  • 心理学家揭示成功恋爱规律:前2周接触
  • 医生这行当
  • 国务院决定在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实
  • 人保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不是简单的涨
  • 女人在五个时刻性欲特别强
  • 医疗损害责任“举证倒置”被删除
  • 最新文章
  • 话题交流互动健康可以更讲究
  • 快递小哥送货途中车祸离世 捐器官4人
  • 6种肺病:你的治疗是否少了一半?
  • 研究症与症共病患者存在特殊的脑功能连
  • Cell:大脑如何帮你学习新技能?
  • 研究显示睡眠少影响心理健康和记忆力
  • 女性的:母乳喂养能够减肥
  • 重症患者耐药阳性菌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 解读房颤心电图时你还记得这些知识点吗
  • 短暂的和持续的失忆症可能是卒中的唯一
  • 以失忆症为主要表现的卒中应怎样辨别?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