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s通过三个连续步骤制备(Lee et al.2012; Wang and Riviere 2015; Levine 2015)。第一步是构建CAR的基因框架,用于编码与T细胞受体的信号序列连接的肿瘤抗原性Fv。第二步,用病毒、非病毒或物理方法将CAR导入T细胞。逆病毒或慢病毒是成功应用于CAR导入T细胞的病毒载体。也有研究通过电穿孔将编码CAR的质粒DNA或RNA导入T细胞。第三步是培养CAR-T细胞。
目前,全球有超过80个CAR-T项目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目前还没有项目进入Ⅲ期临床,但鉴于Ⅱ临床数据(表4),获准可能性很高。CAR-T的大部分临床研究在美国进行,部分在中国和日本开展(图1)。作为CAR-T的肿瘤抗原靶点,CD19被广泛研究,其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表面上超表达。报道称,CD19 CAR-T对骨髓移植后复发性ALL患儿有效(Lee et al.2015)。临床研究的产品中,针对ALL的CTL019(Novartis,美国)、CD19靶向CAR-T(CD19-CAR-T)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定为“突破性疗法”,正处于Ⅱ临床阶段。其他几家全球制药公司也开发CAR-T产品。临床研究中,CD19已被广泛用作血液癌症的靶抗原(图6a)。其他靶抗原包括癌胚抗原(CEA)、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2、CD30和CD20(图6a)。血液癌症是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图6b)。目前为止,Ⅱ临床是CAR-Ts研究的最快阶段(图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