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失眠的七种风险基因。这个发现使研究人员向着破解导致失眠的生物学机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外,这一结果证明,失眠并不像经常说的那样纯粹是心理问题。近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发表了这项研究的结果。
失眠可能是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即使在治疗后,许多人仍然容易发生睡眠不良。这个国际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大学的Danielle Posthuma教授和Eus Van Someren教授发现了风险基因,离破解引起失眠倾向的生物学机制又接近了一步。
Van Someren教授专门从事睡眠和失眠,他认为这些发现了一条道,以了解神经元内部和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水平的通,从而带来新的治疗方法。
他也希望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失眠。“相比失眠的严重程度、患病率和风险,针对其原因的研究却很少。失眠者经常被一句“全是你的心理问题”就打发了。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失眠也跟基因有关。”
在113,006个人的样本中,研究人员发现了7个失眠基因这些基因在(读取DNA以制作RNA复本的过程)和胞吐作用(细胞以与其交流)的调控中起作用。这次发现的基因之一MEIS1早前已被发现与另外两种睡眠障碍相关:睡眠中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和不宁腿综合征(RLS)。研究人员通过与慕尼黑亥姆霍兹中经基因组学研究所的Konrad Oexle及其同事合作,得出结论:该基因的变异似乎对这三种疾病都有促进作用。引人注目的是,PLMS和RLS分别以运动和感觉的不安定为特征,而失眠的特征主要在于意识的不安定。
研究人员还发现与其他性状,如焦虑障碍、抑郁和神经质,以及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很强的基因重叠。“这是一个有趣的发现,因为这些特征往往与失眠共同存在。我们现在知道,这一现象部分是由于共有的基因基础。”研究的第一作者、神经科学博士生Anke Hammerschlag(VU)指出。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相同的遗传变异是否对男性和女性都很重要。“部分遗传变异是不同的。这说明,在某种程度上,男性和女性失眠可能由不同的生物学机制导致。”Posthuma教授说,“我们还发现男女在患病率方面存在差异:我们研究的样本主要包括大于五十岁的人群,其中33%的妇女患有失眠。而男性则是24%。”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