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而言,漱口水使用已经成为保持口腔卫生的一部分。但是根据最近一项研究,这种看似有益的做法却带来了令人意外的健康风险:漱口水的使用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研究人员表示,每天至少使用漱口水两次会“有益”的口腔细菌,进而改变血糖代谢,促进糖尿病的发生,特别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研究结果来自1206例超重或肥胖的成年参与者数据分析,参与者年龄介于 40–65岁。基线时,参与者并未患有糖尿病且不伴有主要的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员对参与者漱口水应用频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3%的参与者漱口水应用频率为每天至少1次,22%的参与者表示漱口水应用频率为每天至少2次。
在平均3年的随访中,共有945例参与者进展为糖尿病前期或患有糖尿病。与从未使用漱口水的参与者相比,每日漱口水应用频率至少为2次的参与者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病风险高55%。
研究人员并未在每日漱口水使用频率少于2次的参与者中发现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增加。研究人员将饮食、口腔卫生、睡眠障碍、用药史、空腹血糖水平、收入和教育水平等混杂因素校正后,这种相关性持续存在。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灭菌化合物在消除健康问题的同时也了口腔“有益”细菌。这些“有益”细菌对于一氧化氮的形成十分重要,而一氧化氮可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因此,这种有益细菌的可能会促进糖尿病的进展。
研究人员强调,美国有超过2亿人使用漱口水,这一发现应引起人们。不过这仅是观察性研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看似无害的口腔卫生产品是否真的是糖尿病因素。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