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医讯快递

致命便秘:氯氮平所致胃肠动力低下

时间:2018-07-17  来源:本站  作者:

  氯氮平针对难治性症(TRS)的疗效鹤立鸡群,无数项对照研究、meta分析及真实世界研究反复验证了这一结论,仅有的一项阴性结果研究还因样本缺乏代表性而受到。权威指南中,氯氮平被视为治疗TRS的金标准及第一选择。

  另一方面,该药的一系列副作用尽管可防可控,但仍不容忽视。相比于粒细胞缺乏,氯氮平的其他副作用所得到的关注明显不足,包括便秘;然而,这些副作用一旦处理不当,严重时也可致命。一项12月11日在线发表于CNS Drugs的综述中,荷兰研究者Dan Cohen对氯氮平所致胃肠动力低下(GIH)的高危因素、机制及防治展开了论述。以下为主要内容:

  氯氮平可导致胃肠动力低下(GIH)。这一副作用的报告明显不足,但却相当常见,严重者甚至死亡:

  ▲ 一项纳入32项研究、2013名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氯氮平使用者中有31.2%存在GIH。

  ▲ 一项研究中,53名使用氯氮平的住院患者中有60%存在GIH;这些存在GIH的患者中,12%需要反复使用灌肠剂以缓解便秘,还有一例死亡个案:一名29岁男性在氯氮平单药治疗36天后死亡,死因为横结肠梗阻。

  ▲ 2007年药物安全性数据显示,氯氮平使用者中,1人死于中性粒细胞缺乏,而死于便秘的则多达4人。

  ▲ 一项针对氯氮平性副作用的综述显示,对于氯氮平使用者而言,便秘的病死率(case-fatality rate)甚至远高于中性粒细胞缺乏。

  氯氮平所致GIH甚至比中性粒细胞缺乏更,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议。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粒细胞缺乏早已“名声在外”,医生对其颇为忌惮,早期筛查的意识很强,一些国家甚至出台了强制,加之现有升白药疗效明确,因此粒细胞缺乏对患者的已大不如前。相反,作为更常见的副作用,GIH及便秘无法享受到这种“待遇”,加之部分患者难以明确表述不适,一旦持续恶化,医疗团队可能措手不及,进而造成严重后果。

  两项研究使用不透X线标志物(ROM)评估了氯氮平对胃肠道动力的影响。其中一项研究中,137名未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的患者服用了25个单位的标记物,并在5天后接受了X线检查。结果显示,氯氮平单药治疗者(n=45)体内仍残留10.8个单位,氯氮平联用其他抗病药者(n=28)为9.7单位,而使用其他抗病药者(n=64)仅为4.6个。值得注意的是,残留标记物最多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所使用的氯氮平剂量并不高(≤100mg/d)。

  另一项研究评估了氯氮平对结肠传输时间(CTT)的影响。结果显示,氯氮平可显著延长CTT:氯氮平单药治疗者的CTT达94小时,氯氮平联用其他抗病药者为100小时,而使用其他抗病药者则短很多,从利培酮的20小时至阿立哌唑的29小时。有一名使用珠氯噻醇的患者达42小时,但仅仅是个案。比例风险模型显示,CTT与氯氮平剂量及氯氮平血药浓度显著相关。氯氮平使用者发生GIH的比例高达80%。

  现有并不一致。例如,一项纳入102名患者的研究显示,36.3%的GIH发生于开始氯氮平治疗后的4个月内,50%发生在1年内。另一方面,基于丹麦数据库的研究则显示,开始使用氯氮平治疗至发生肠梗阻的中位时间为1528天,四分位距为1145–2039天;短期内(<1年)发生者占52.7%,中短期内(<5年)发生者占21.8%,长期(>5年)使用后发生者占25.5%。

  简言之,与其他很多副作用不同,开始使用氯氮平与发生胃肠道梗阻之间并无明确的时间节点关系。另外,尽管氯氮平治疗第一年内似乎更容易发生便秘,但此后任何时间也可能发生;即便治疗早期没有出现便秘,也不代表长期用药后不会出现。

  总体而言,联用抗胆碱药可显著升高缺血性结肠炎及胃肠道坏死的风险:研究显示,出现这些严重后果的患者中,有68.4%在抗病药的基础上使用了抗胆碱药。丹麦注册研究中,联用抗胆碱能药物者发生性肠梗阻的风险为未用药者的5.88倍。

  便秘本身不难诊断,可使用的工具包括罗马标准及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等;对于患者报告的便秘,无疑应加以重视。问题在于,仅仅依靠患者的报告似乎并不准确,且很容易漏掉大量病例。例如一项英国研究显示,针对氯氮平使用者便秘的漏诊率高达77%。相比于住院患者,门诊患者的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两种方法均有利有弊。例如第一种,其缺点相当明显:尽管我们知道,有60%-80%的患者在使用氯氮平期间可出现不同程度的GIH,其中一些可能相当严重,但毕竟还有20%-40%不会出现,至少短期内没有,我们不知道哪些患者本来无需使用这些药物。

  然而,其优点在于照顾到了所有患者。事实上,这种预防手段看似简单,但效果相当明显,且治疗成本可能并无显著升高。例如,有两项研究评估了全员预防性治疗针对氯氮平使用者严重便秘的预防效果。结果显示,通过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科住院患者发生严重便秘的比例从9.9%下降至3.3%。另一项研究中,通便药物使氯氮平使用者的GIH总体发生率从86%下降至50%,严重GIH的比例从64%下降至21%。

  相比于第一种,第二种更有针对性。问题在于,诊断便秘需要花费时间,且容易漏诊;如上所述,仅凭患者个人报告是不够的,对低动力的预测效力并不理想。

  为了及时诊断及识别便秘的出现及恶化,医务人员需要有积极的态度;若不主动询问,很多患者并不会主动报告这一副作用,甚至直到出现严重症状时才被发现。医生需要有针对性地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满足罗马III标准中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症状,如排便频率低等;如仍存在疑问,则应要求患者自己积极观察排便规律。

  首先,科医师需要认识到,几乎所有抗病药均或多或少存在抗胆碱能活性,进而造成口干、视物模糊及便秘等。其次,抗胆碱能药也可升高便秘及相关死亡事件的风险。两者联用时,风险可能叠加。此外,此处的抗胆碱能药并不局限于那些“专业”抗胆碱能药,如苯海索,其他药物如TCAs也应避免联用。例如,相比于SSRIs,使用TCAs时发生抗胆碱能不良反应的风险明显更高。

  因此,科医师首先自己需要避免在氯氮平的基础上联用抗胆碱能药物,同时也应关注患者的用药方案,了解是否有其他医师加用了抗胆碱能药——非科医师可能并不了解氯氮平的药理学性质。

  今年年初的一项Cochrane综述显示,针对抗病药相关便秘,目前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尚缺乏。荷兰氯氮平协作组,容积性泻药聚乙二醇可作为GIH的一线治疗药物。另有研究者遵循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指南意见,使用粪便软化剂多库酯、肠道刺激剂番泻提取物及容积性泻药聚乙二醇作为一线治疗。

  《中国症防治指南》(第二版)将便秘归入抗病药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中。指南,可选用对便秘影响小的药物;腹部体检可预防便秘的发生。临床上多是对症处理,如用肠道软化剂、泻药、补充含纤维较多的饮食或增加体液摄入等以治疗便秘,如口服乳果糖5g/d。

  除乳果糖外,世界生物病学会联合会(WFSBP)症治疗指南还推荐使用聚乙二醇13-40g/d,或匹可硫酸钠5-10mg/d。另外,加强身体锻炼或有助于改善症状。

  若上述手段未能奏效,可尝试使用其他治疗手段。例如,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用于控制体重的药物奥利司他可使氯氮平所致便秘患者的数量减少50%,其疗效尚未与其他通便药进行比较。一项个案报告中,前列腺素E1类似物鲁比前列酮有效改善了一名难治性氯氮平所致便秘患者的症状。另一项个案报告中,患者使用氯氮平后出现性便秘,使用毒蕈碱型胆碱能激动剂乌拉胆碱治疗有效。

  GIH是一种看似稀松平常、实则可能引发大问题的副作用。有数据显示,GIH在氯氮平使用者中的发生率为32%,但实际数据可能远远高于这一数字。相比于已经被重点关照的副作用——中性粒细胞缺乏,GIH可能导致更多的患者死亡,须加以关注。事实上,作者回顾了所有氯氮平所致肠梗阻的病例,其汇总死亡率高达43.7%。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针对使用氯氮平的患者,除非极特殊的情况,否则应避免联用其他具有较强抗胆碱能效应的药物。临床中,既可以针对所有氯氮平使用者预防性地应用通便药物,也可针对确诊便秘的患者应用此类药物,两种手段均有利有弊,可基于医患接触的频率、患者依从性、通便药物的医保报销情况等加以决定,但无论如何,使用氯氮平的任何阶段均可能出现GIH,应全程加以关注。

  针对便秘,不同国家的一线治疗不同,主要包括溶剂性泻药、粪便软化剂及肠道刺激剂等。此外,局部理疗及身体锻炼也可能有助于便秘的防治。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专家解读人类性梦中隐藏的心理寓意(图
  • 美国科学家发明新型绷带 让伤口更好地
  • 坐姿看透女人“性趣”:两腿叉开豪爽又
  • 现代男人心理是否健康的八大标准
  • 研究称女性生育1次可增加10年免疫力
  • 夫妻同床睡影响睡眠质量 专家介绍解决
  • 心理学家揭示成功恋爱规律:前2周接触
  • 医生这行当
  • 国务院决定在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实
  • 人保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不是简单的涨
  • 女人在五个时刻性欲特别强
  • 医疗损害责任“举证倒置”被删除
  • 最新文章
  • 话题交流互动健康可以更讲究
  • 快递小哥送货途中车祸离世 捐器官4人
  • 6种肺病:你的治疗是否少了一半?
  • 研究症与症共病患者存在特殊的脑功能连
  • Cell:大脑如何帮你学习新技能?
  • 研究显示睡眠少影响心理健康和记忆力
  • 女性的:母乳喂养能够减肥
  • 重症患者耐药阳性菌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 解读房颤心电图时你还记得这些知识点吗
  • 短暂的和持续的失忆症可能是卒中的唯一
  • 以失忆症为主要表现的卒中应怎样辨别?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