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哪个科室看的病人多、医药诊疗费贵,哪个科室医生的收入自然就跟着水涨船高。这一收入分配办法,源于长期以来普遍实行的医生奖金与科室收入挂钩制度。该制度极大提高了医生们的接诊积极性,可暗中也埋下“隐患”——有的医生为了自己的“荷包”而忽视患者实际需求,结果大处方、大检查来了,医药回扣来了,患者们身上的经济负担更重了…… 如何扭转这一不得人心的现状?7月2日,山东省卫生厅出台《山东省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将改变公立医院人事及分配制度,让医生收入不再与科室收入“挂钩”。可是,如果不再“挂钩”,如何提高并考核医生的工作积极性?怎样保证医生优劳优得?有业内人士提出:接下来如果没有配套实施细则及相应补偿机制,医生收入改革恐怕又将成为一纸空谈。 ■动态 医生奖金将与科室收入脱钩 7月2日出台的《山东省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纲要》,被视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实施细则。纲要要求医院从根本上切断科室收入与医生奖金分配的关系,避免医生诊疗过程中单纯的经济取向。 这一纲要一发布就引起了医疗界关注。不少医生第一反应就是觉得不可能实行,“不挂钩医生的奖金哪里来?医院怎么可能‘自己革自己命’?”某医院一位杨医生直言不讳地说,医院得到的国家拨款很有限,科室承包是公立医院不公开的秘密,从科主任到普通医生,奖金来源都是科室收入提成,医院也要指望“热门科室”来创收,“如果真的‘脱钩’,医院收入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工作三年多的杨医生每月基本工资1800元左右,每月奖金则有2000多元,但这还是比一些热门科室医生奖金低了 1000多元。“现在实际上也算是科室‘自己养自己’,像我们科室引进了一台1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当时是由医院垫钱,可是医院每月还要从科室收入中扣除一部分来偿还设备费,科室怎么可能不想办法创收?” 记者从青医附院、市立医院、中心医院、三医等医院了解到,目前绝大多数公立医院的医生奖金都与所在科室挂钩,医生挣多挣少直接由科室收入决定。那么为什么省卫生厅要求医生奖金与科室脱钩?两者挂钩有何害处?它和如今人们常提起的“看病贵”有什么直接关系?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现状 医生荷包常“掏空”患者钱包 医生奖金和所在科室收入挂钩,多接诊病人、多开药也就意味着多劳多得,这不是天经地义?其实不然。一位曾经在公立医院工作过、现跳槽到某民营医院的李先生,向记者描述了科室奖金背后的一些“内幕”。这些“内幕”直接导致了当今患者频接大处方、大检查的痛苦,而这也正是省卫生厅新纲要所要试图改变的现状。 “挂钩”制催生灰色收入 “医生奖金和科室收入挂钩,科室自然要创收。吃药品回扣自然就成了各大医院科室最常用的创收手法之一。”李先生告诉记者,很多不法医药代表都会将药品回扣定期返还给医院,这些药品回扣,则按“科室奖金”平均分配给科室里每个医生。 “这么做当然是不被允许的,可确实就是一种‘潜规则’,我当医生的时候,就拿过这种钱。”李先生告诉记者,根据每个科室情况的不同,药品回扣当奖金分配的方式会有所不同,但是绝大多数科室都会设立账外账和“小金库”,这已成了医生间心照不宣的秘密。不同科室医生之间收入上的真正差距,很大程度上其实正是差在这块“灰色收入”上。 “大处方”成医院生财之道 科室搞创收、医生靠药品回扣拿灰色收入,其害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药品回扣最终还是要由患者来埋单,“看病贵”的根源之一在此显露无遗。 “很多人抱怨医院开的药太贵,为什么贵?因为药品里面有医生的回扣,回扣高的药医生开得越多,科室收入和医生奖金也就越多。”正是因为这样,部分医生不顾患者真实病情,不论男女老少、病情轻重缓急,一律用新药和贵药,过度医疗由此有了生存土壤。 “目前可以说决定医生收入差距的不是医术水平,而是医生所在的科室。”李先生透露,一些热门科室的护士收入,甚至有可能高于用药少、手术少的冷门科室医生的收入。 患者逐渐丧失话语权 “有一次我肚子痛,到市里面一个大医院看病,那个医生给开了两百多元的吊瓶,我当时就想怎么闹个肚子还要打这么贵的吊瓶啊?就没打,后来托人又找个医生开药,结果只给开了一块多钱的药,晚上才吃了一次,第二天就好了。”王女士说,那位给她开便宜药的医生,就直言说现在有的医生只顾创收,患者根本丧失了话语权。 市民张磊先生也认为,当患者就诊费用直接决定着医生每月奖金时,必然会出现大处方和过度检查,这个现状不改,痛苦的最终还是患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